林佳荣 发表于 2025-4-16 20:00:16

刚开始,爸妈挺不理解:“好好学个技术,比如修车、厨子、理发,哪个不比种地强?”但我主意已定,爸妈也不好再说什么。

谁知,种地并非我想象中那么简单。挖土、翻地、码草……每天要把简单的动作重复成百上千遍,枯燥乏味还很累。时间一长,我渐渐懈怠起来。

林佳荣 发表于 2025-4-16 20:00:34

有一天,我睡到11 点多才起,而81岁的爷爷已铆足了劲,干了一上午。他回家还问我:“晚上你想吃什么?”

爷爷的话让我感到羞愧。我卸掉手机里的游戏,逼着自己早睡早起,就为有精力好好帮爷爷干活。

白天劳作,到了晚上,我们爷俩喝喝小酒、唠唠嗑,看着他的笑容,我心里特别舒坦。

在农村种地累并快乐着

林佳荣 发表于 2025-4-16 20:00:51

其实,我的故乡早已不是小时候那个故乡,村里好多年轻人外出求学打工,在城里安家落户,村里只留下老幼妇孺,透着一股子冷清。

田里的农活很辛苦,老人们干起来已力不从心。他们会互相帮助,抱团取暖。谁遇到重活只要吆喝一声,一村子的人就过来帮忙。

林佳荣 发表于 2025-4-16 20:01:34

就比如每家每户堆积的柴垛,对于邻居奶奶来说很有难度。爷爷热心肠,见奶奶佝偻着腰,干活实在吃力,便会主动上前搭把手:“往顶上不行,就招呼我一声。”奶奶做了什么好吃的,也会端过来给我们。

这里的人朴实善良,和他们相处让我感到踏实,我想一直待下去,便寻思着在村里干点大事。

深思熟虑后,我用大学攒的5万块钱,盖了两个大棚,决定种植水果。

在爷爷和村里亲戚的帮助下,我的大棚硕果累累

林佳荣 发表于 2025-4-16 20:01:53

我只是个大学生,对种瓜果并不在行。好在有爷爷和村里的亲戚,大家手把手教我,种植很顺利,水果长势不错。我非常高兴,还拍了视频发布在社交媒体上。

林佳荣 发表于 2025-4-16 20:02:09

甜瓜丰收,会有固定的贩子来大棚里收购。从中,我了解到甜瓜被贩子4块钱收走,转手到水果店,至少可卖七八块钱。

“哼,动嘴的比动手的赚得还多!”我心有不甘,就合计着拉上1000斤瓜到县里,自己去卖。老人们见了,连连劝阻:“你自己卖,没人介绍是卖不出去。”

林佳荣 发表于 2025-4-16 20:02:41

我不相信,拉上水果就往县里去。没想到跑了几个水果店,都是无功而返。上夜市摆摊,又碰上抢摊位的,直到夜市散了,才卖出百八十斤。

虽然出师不利,但我卖水果的直播却起了效果。我在县里卖瓜的消息一传开,第二天来订瓜的特别多,再加上来摊位卖的,到下午5点,剩下的八九百斤瓜,全部售空。

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互联网+”带来的商机与便利,也大大增强我创业的信心。

做直播,推广我们种植的瓜果

林佳荣 发表于 2025-4-16 20:02:57

瓜罢园之后,我又寻思种植菇娘。我们岫岩清凉山境内地势东高西低,属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多雨,盛产的菇娘滋味鲜美。

菇娘有润肺止咳、利尿消肿的功效,营养丰富,刚上市时价格能卖到20元左右一公斤,经济效益很可观。

眼下正是菇娘成熟季,为了采摘最新鲜的果子,我早晨4点就要起床干活,和村里的大姨们赶到棚里,采摘、分捡、淘汰裂口果、打包装箱……

林佳荣 发表于 2025-4-16 20:03:28

虽然每天要忙到太阳下山才能休息,如果遇到暴雨天,抢摘还搞得满身泥泞,但看着一箱箱成果被运到全国各地,我心里就充满成就感。

俗话说“谷贱伤农”,而我正尝试用自己所学,慢慢改变这样的局面。

我们的水果正运往全国各地

林佳荣 发表于 2025-4-16 20:03:50

我通过直播大力宣传家乡的绿色产品。我还在网上开起店铺,现在每天能有十几、二十单,偶尔还有粉丝从外地赶来采摘。

这种线上零售加上线下批发的形式,拓宽了销售渠道,也降低了差价。让乡亲们参与到产业链中来,分享发展成果,他们得到实惠,我每月也能赚上一万多。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大学毕业回乡种大棚成为“新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