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破村到兰大数学系的日子
我来自山西的一个小破村庄。我刚进入兰大进修数学时,被各位同学的远远甩在了后面。本人在上大学数学专业前不了解高等数学或者说大学数学任何的知识,报名数学系一是出于喜欢、二是对自己过于自信,认为自己天赋虽比不上高斯伽罗瓦,碾压同校同学还是没问题的。但是军训结束学习了一个月让我认清了现实。相比刚进大学就已经学完数学分析的同学来说,我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实在是菜,说实在就是要天赋没天赋,要知识储备没储备。
个人高考后暑假疯狂摆烂、不了解大学数学,在第一学期的期中前非常不适应,往往老师出的课间习题都能做得一坨,尽管本人当时已经是非常努力,经常凌晨睡觉而且还要赶第二天的早八(我们一周五天早八),但是还是在期中考试拿到了马上挂科的糟糕成绩。 我更是着急了,马上要挂科了,我曾经励志绝对不做大学浑浑噩噩而挂科的人,但是在自己如此努力后还是将就挂科,让我有些慌张局促。更是由于我有着三个很强的舍友,让我的压力倍增。以后三位我也许将详细说一下。 于是我便更加努力,不会的题、定理、推导等等,毫不要脸的请教舍友赵,同时舍友邹也真的让我认识了比我更聪明的人。我们每次的谈论几乎都是在晚上上完课吃完饭都在宿舍的时候。我不敢松懈,疯狂努力。整个大一上,我都是处于一天不到7小时睡眠的状态,一周五个早八能有三四天是靠咖啡顶着。星期六日也是很早醒来开始自习到晚上,就这样一天又一天的磨练努力,我适应了大学数学,并在期末考了一个还能看的成绩,我记得是3.7/5左右,排名也就三十四十的样子。 我非常感谢舍友、同学、家人,事实上我更感谢我自己没有放弃。这次期末成绩的露相也是本人逆袭的开端。 大一下,正是萃英选拔的时候,我非常幸运拿到了入选的资格,我记得是gpa3.75以上或者gpa3.5与CET4 500+,作者当时并没有过了纯绩点的要求,但是由于作者很早就盯上了萃英(是的,就是在书本都都不明白的大一上那一段时间),四级稍微复习了一个月,召回了一下高考的自己,所以恰好四级分数为508。 这就过了第一关,后面是体质测试与心理测试,由于本人体质与心理都非常健康甚至属于强者,过这两关是没有压力的。紧接着的笔试,作者真的用了全力,感觉是压线混进去了,最后是最重要的面试。筛选过后应该还有30人,进20。我看着我那狗屎般的绩点和排名,还有勉强过线的英语。我深知面试是我唯一翻盘的机会! 事实也证明,确实如此。正是因为作者认真努力一丝不苟的读兰大出版的那本绿皮高代(不建议大家像我一样死磕,非常对新生不友好的书),从书中某个小角落找到这么一句话:
数域P上n维线性空间V的全部线性变换组成的集合L(V)对于线性变换的加法与数量乘法构成P上的一个线性空间,与数域P上的n阶方阵构成的线性空间P^(n*n)同构 当时楼主看到这句话思索很久终于理解了部分,我深得同构的感觉,但是我难以言说,难以用数学去描述、但是我理解了部分。(同构,现代代数的一个非常基本、核心的概念,抽代很大一部分也在研究这个)。我在面试提到了它,而且在老师提问中,他们也可以发现,我并没有提前学抽代、而我那种对同构冥冥中的理解且真正在数学上并不理解的状态被老师理解了。 这是我对代数的一点小天赋,我确实感觉更喜欢代数且抽代的学习过程证明了这一点,我对抽代的理解明显更好于同学,学起来也没有折磨的感觉,完全是理解更深刻内容的欣喜(尽管我的记忆还是一坨)。老师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我,顺利选入萃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