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然间我发现那个年轻的父亲已经慢慢远去了
暮然回首,已虚度45个春秋,但是总感觉自己还很年轻。猛然间看到父亲的双鬓白发已然增多,那个年青的父亲已渐渐远去的时候,才陡然发现我们已成为时间的过客。父亲在我的心里一直像一座高山一样,坚硬,高大,无所不能,挺立在大地上,从没有对困难屈服过。
父亲生于50年代,小时候的父亲,继承了爷爷的强壮身体基因,武力值至少达到90以上,所以从小调皮的事没有少干。长大后,家里便早早的安排了婚事,那个时代,结婚比较早,21岁时就结婚了。
那个时代物质贫乏,粮食产量也低,普通老百姓家里更是生活困难。父亲自从结婚后,生活的重担就压在了他身上,于是开始自谋生路,他想:光在家种地生活很紧巴,于是就开始做一些小买卖。 那时已经改革开放了,说干就干,于是开始串村收鸡蛋,再卖到收购站,每天起早贪黑,早出晚归,有些小成就后,就开始琢磨一些大点的买卖。我们那里产大枣,我父亲就和别人合伙贩卖大枣,主要是从我们这里收购,之后到张家口或者内蒙进行贩卖,这样干了两年。 在我几岁的时候,每年地里打的粮食都不够吃,于是我们那的人很多都到张家口的蔚县去换粮食,就是用我们这的大枣去换玉米。 我们村在唐县军城,离张家口也不算太远,我父亲就在冬天闲下来的时候和村里其它人开始以货易货的营生。所有人员每人一辆二八大杠,自带补胎装备,出发时车队从我们这里拉上两袋大枣,往北出发。 行走路线:穿黄石口,过川里,再过白石山下的插箭岭,然后到涞源县城,通过之后再爬上麻天岭大坡,然后翻过之后下麻天岭,最后一路坦途进入到蔚县境内。
去蔚县整个路程有两个高坡,第一个高坡就是插箭岭,这是曾是杨六郎驻守过的地方,这个大坡有40多里一直上坡路,过这里时必须人下来推着走。 然后来到涞源境内,涞源县城附近比较平坦,在这里行驶50多里路。
大家在过这里时行驶的比较快,远远望去在路上一大队自行车队呼啸而过,有说有笑,这场面丝豪不比现在的自行车队逊色。
车队所有的人信心十足,因为他们的任务关系着全家人的口粮,所以他们信心百倍,而且任务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过了涞源县城之后,来到了麻天岭,这麻天岭平地高起,山高陡峭,自古以来是兵家要道。按地理环境来说,出了麻天岭,往北就是高原气候了,自古以来也是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分界线,而现在的麻天岭是旅游胜地,夏天更是凉爽无比。 可是在以前这就是横在人们心里的一道天然屏障,一道阻挡人们行进的拦路虎,在父亲的心里不知诅咒了多少次这一道高高的山岭。但是难也得上,过得去就是征服,过不去就是失败,没有其它路。 来到山脚之后,大部分路段需要推着自行车上坡,上山的路虽然艰难枯燥,但是他们的心比天更高,这一队从军城来的人马,边说边笑,这样似乎可以减少一些困难的感受。到山上之后,寒风呼啸,温度一般都是在零下三十度。父亲这时正值20多岁,在他第一次来的时候,心里是非常畏惧的,后来走的次数多了,才做到了心中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