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韩良 发表于 2025-8-20 21:23:31

记录我从轮机工程学生转行当编辑的故事

我花了7年半时间,从一个轮机工程学生变成了编剧,行情好的时候,收入是原来的20倍左右。故事有点长,但没有虚构。

我出生在东北吉林省+的农村,隔壁镇出了个名人叫李玉刚。我当年上学的时候信息极其闭塞,甚至不知道有艺考这回事。2012年高考结束后,我和高中同学一起去网吧,那是我第一次去网吧。同学在打游戏放松的时候,我在网上搜高考答案估分,我预感成绩不理想,但也基本符合我考前的摸底成绩。

编剧韩良 发表于 2025-8-20 21:23:47

在之后,我像大多数毕业生一样,想外出打工。我爸担心我在外面吃苦,劝我不要去。但但我自己买了火车票,到了车站才告诉他,他也就拦不住了。我去了天津,那是我第一次坐火车,拿着硬座车票,找不到座位,后来被人提醒,才知道座位号在行李架下方。

编剧韩良 发表于 2025-8-20 21:24:06

就这样,我到了天津。在一家洗浴中心做自助餐的后厨打荷,干了两个月。每天晚上8点上班,早上6点下班,工作就是用保鲜膜封上食盒,端菜,熬大夜,倒垃圾,觉得挺充实。在那里也被陌生人欺负,也有过害怕,但最终什么事都没发生。

编剧韩良 发表于 2025-8-20 21:24:30

没多久,我查到了自己的分数,比我之前预估的多了1分。也没啥遗憾,毕竟考数学的时候还睡着了,这个分数也对得起自己了。

编剧韩良 发表于 2025-8-20 21:24:48

分数很尴尬,比一本线多16分,报二本学校基本都能录取,报一本够呛。最终还是决定试一把,报一本,录不上就复读。当时村里有一个卖豆腐的叔叔,他的儿子比我大一届,他儿子在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专业读书,说这个专业前景好,毕业了一个月能挣两三万,那个叔叔因为儿子读了这个专业,也不卖豆腐了。

编剧韩良 发表于 2025-8-20 21:25:24

我听了很心动,我也想让我爸妈轻松点,于是报了这个专业,但这个专业全国招生院校很少,几经周折第一志愿报了武汉理工大学轮机工程,第二志愿报了厦门集美大学轮机工程,第三志愿好像是报的上海海事大学+,记不大清了。当时报志愿的时候,爸爸还随口说了一句,要不报北京电影学院+吧,我们那时候甚至都不知道我报不了,因为没参加过艺考,当然那个时候也不知道艺考这回事。谁知道,十年之后一语成谶,我真的去了北京电影学院,那是后话按下不表。

编剧韩良 发表于 2025-8-20 21:25:41

说回来,没多久,我收到武汉理工大学的录取通知,不仅是一本,还是211,我觉得我很幸运。然后,坐了37个小时的火车硬座去报道。为了省钱,上车前买了很多包方便面,还买了一个搪瓷缸子泡面。因为桶装方便面比袋装的贵,搪瓷缸子+袋装方便面的组合,最省钱。火车上的盒饭,我买不起。

编剧韩良 发表于 2025-8-20 21:25:58

到了武汉,是深夜。我和爸爸下车,这个点没法去学校。然后就跟着火车站出站口的那种招揽生意的人去了一个小旅馆住,我和爸爸住的最便宜的房间,一晚上30,一张小床,我俩凑合着住,床非常脏。但是没钱住贵的。晚上我俩都没睡好,因为怕身上带的现金被偷。

编剧韩良 发表于 2025-8-20 21:26:44

一夜无事,次日爸爸送我去学校,安置好了就离开了。我开始大学生活,大二去海南实习那段时间很快乐。但是到了大三的某一天,上船舶辅机的实验课,我发觉听不懂老师讲什么,甚至老师说完让我复述,我都说不出来。

课后,我沉默了一下午,艰难地劝服自己转行。其实,人承认自己能力不行,不是简单的事。

编剧韩良 发表于 2025-8-20 21:27:59

晚上,人生中第一次失眠,第一次为毕业进入社会工作+而焦虑,担心未来。下定决心转行,但不知道该转到哪一行。那个时候,我还很中二,会被成功学励志书洗脑。书中有很多成功人士的生平覆历,我发现一个共通规律,就是他们都是从小就接触日后赖以成名的那一行,而且极其感兴趣.比如贝多芬从几岁就开始接触音乐,成龙很小就练武。那我呢?我生活在农村,接触的东西很少。思来想去,我发现我从小就喜欢和我爸一起看电影,尤其是成龙的电影,那时候租碟,一张碟1块钱。我突然想到,可不可以试试做电影?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记录我从轮机工程学生转行当编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