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药企做分析研发的日子
20年毕业硕士,在一家药企做分析研发两年。工作月薪到手11k,12k的样子。其实吧,耐得住寂寞,药物分析这块还是挺轻松的,前提是各种液相的操作都熟练。前期刚接触分析,也是很痛苦,系统,流动相等等因素都不熟,都要慢慢学,导致一天的样品做不完,上不去样,被领导p,很郁闷(读研期间接触的液相分析根本不够,与药企实际研发相比,差太多)。
大概两个月后,液相熟练了,操作没问题,就顺利多了,压力就小了。然后每天就是上午处理样品,配流动相,平衡色谱柱,进样。下午处理数据,形成报告。
看着挺简单的,其实很多细节问题,才是真正烦恼的地方。包括液相仪器动不动就故障,各种各样的故障都遇到过,包括管路堵了,柱子堵了,漏液,单向阀堵了,卡针暂停,中途自动进样停止(这个最痛苦,尤其半夜停掉,第二天什么数据都没有,还得重新做,浪费时间。),甚至进样针用久了针头歪掉无法吸样,进样器螺丝松掉。。。很多故障解决了,以后还会出现新的故障,反正,仪器的大多数故障都见过了。。也算是身经百战。
分析的工作内容每天无非是重复上样,进样,处理数据。但是不是普通的简单的重复,不同样品的处理方法不同,流动相配制不同,梯度不同,对照品不同,数据图谱不同,结果不同。这种重复是每次都不一样,但又是一样的感觉,也挺无聊的,但是吧,自己也无所谓,习惯了。。 不忙的时候,干完当天的分析工作,就摸鱼休息,到点下班。忙的时候,或者出错的时候,没办法,就要加班做。项目多的时候,更是一天同时做两台或三台液相。。。(已经分不清这个流动相是哪一台的,这台液相色谱柱是哪一根,这台平衡到哪里了。。。),因为已经熟练了,所以同时操作也应付的来,感觉自己还是蛮强的2333。
对于新项目的分析方法开发,其实挺有意思的,因为能够加入自己的想法进去。看到每次调整方法后分析图谱结果的变化,一步步靠近可行性结果时,还是很有成就感的,这个时候也就有动力去做。新品种分析基本就是前期方法摸索,确定一个大概参数,后续验证,最后方法学验证,加样回收确实有难度,其他的都好说。做分析还是要有思考才有意思。
说到这里,很多人会觉得这是qc吧。其实并不是,分析的质量标准都是我们研发制定的,qc只是按照我们的标准去测定每批样品是否合格,并不能调整分析方法。有时候qc做不出来的分析是要与研发共同商量确定方法的。 还有分析研发容易背锅。。。经常做不出来的结果,都认为是分析人员的错误,从而返工,结果还是一样的,但是吧,还是觉得是你的错(哈哈),直到换个同事去做一遍,结果还是一样,哈哈,这才服气。。。心累。 我们公司不是那种cro公司,是有自己的研发产品的,所以项目不是很多,加班也少。看到有朋友在cro公司做研发,天天加班,日渐消瘦,工资也没有很高的时候,感觉自己公司还是挺不错的。当然,有新项目时还是累的跟狗一样,加班加点是常态。 因为一些个人原因,要去完成一些自己的私事,不得不决定离职,虽然待遇还可以,但是吧,在大城市买不起房,房价又高,待不下去,只能永远打工,看不到希望,干脆及时止损,离开另谋高就。离职前看到一批新来的同事,分析研发还不是很会,我还要亲自带他们上手,给他们解决问题。看到他们这种状态,仿佛看到当初刚入职时的我自己。也算是个有经验的老员工了,23333。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