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毕业后进光伏企业失业到在就业的过程
2021 年 7 月,我硕士终于毕业了,通过校招进了一家上市的太阳能光伏企业。拿到offer的时候,我激动得好几天没睡好,每天都是对未来的憧憬。要知道,这家企业在行业内名气响当当,能进去,在亲戚朋友面前都显得特别有面子。当时我满脑子都是好好干,在新能源行业闯出名堂,以后也让别人叫我 “技术型人才”、“技术大佬”、“膜拜的大神”。
入职后,感觉一切都挺新鲜,新的工作环境、新的同事。
公司安排了一位导师带我培训上手,是个看起来挺和善的老师傅,姓王。王师傅从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的最基础工艺讲起,像硅片的清洗、制绒,到后面的扩散、镀膜这些技术,都耐心地给我讲解。那时候我对工作充满热情,每天都提前到公司,把当天要学的内容先预习一遍,培训结束后整理笔记,把不懂的地方标注出来,第二天再去问王师傅。我觉得自己学的东西能在实际生产中派上大用场,以后肯定能在这个领域做出点成绩,说不定还能参与到核心技术的研发中。 进入这家公司3个月的时间,情况就不对了。身边和我一起校招进来的同学,开始陆陆续续离职。有天中午吃饭,我和同届的小李坐在一起,他唉声叹气地跟我说:“真受不了了,天天加班,说好的不加班都是骗人的” 。 经过聊天才知道,好多人都觉得被公司骗了。当初招聘的时候,HR 在宣讲会上拍着胸脯说:“我们公司坚决不提倡加班,保障员工的休息时间” 。
实际工作里,加班是常有的事,有时候晚上八九点才能走,更离谱的是,周末也得过来,美其名曰 “项目紧急,需要大家齐心协力”。
工作日加班算义务工作,没有调休更没有加班费,周末过来加班没有加班费只有调休。 我们这些搞研发的工程师,没有专门的办公区域,挤在一个大的操作车间里。车间里机器声、嘈杂的说话声混在一起,吵吵闹闹的,根本没法安心做技术研究。我有时候想静下心来画个工艺流程图,旁边操作工人的谈笑声、机器的轰鸣声就一个劲往耳朵里钻,思路全被打断了。我心里特别失落,这和我想象中的工作环境完全不一样,第一次对这份工作产生了动摇,甚至有点后悔当初的选择。 2023 年年底,太阳能新能源行业的情况变差。听老员工说,前几年大家都觉得太阳能光伏有前景,是未来的趋势,就跟疯了似的建生产线、扩产能。那时候,行业里新厂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都觉得能分到一块大蛋糕。结果现在,产能严重过剩,市场上电池片供大于求,价格一个劲地跌,都快跌到成本价以下了。 行业里的其他公司为了省钱,都开始减产,我们公司也一样。车间里的机器,现在好多都停了,只有几台还在运转,整个工厂都显得冷冷清清的,没有了往日的吵闹。走在车间里,以前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现在稀稀拉拉没几个人,感觉心里空落落的,突然怀念以前谈笑声和轰鸣声。 2024 年 3、4 月份,春节过完后回到公司,还没上几天班就放了个小长假。当时我还挺开心的,终于能喘口气了。我约了几个朋友出去旅游,去了云南,看着大理的苍山洱海,丽江的古城,之前工作的压力好像一下子就释放了,想着充充电,回来继续好好工作。 旅游回来上班,工作压力突然就大起来了。项目一个接一个,我开始经常加班,要带着项目、背指标做实验。不过,因为好多老员工都离职了,我工作了半年多,居然成了我们工艺组里比较有经验的工程师了,前后还换了 3 个导师。最开始的王师傅,因为家里有事辞职了。第二个导师张工,被挖到了另一家待遇更好的公司。现在的导师赵工,也是刚接手我们组没多久。在组里都是老员工了,觉得自己在专业上慢慢能独当一面了,毕竟这么多导师带过,多少也学了点东西。 产线的工作,不光是搞技术这么简单,还需要沟通技巧。因为要和生产、质检、采购等各个部门打交道,每天的沟通会占满了日历。我一个刚毕业的小朋友,和那些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好多年的老员工交流,特别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