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夏夏回来了

一个高校资深导师关于科研的一些感想

[复制链接]

1

主题

38

回帖

86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86
 楼主| 发表于 2025-9-1 14:38:28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力投放到研究上,研究便开出了花。一些很久都没得以解决的问题陆陆续续都摸到了思路,原来的研究结果都打通成了体系。我会思考自己的团队怎么管理,怎么样提高效率,提高整体的幸福。最终,我把研究还给了研究,我我研究出了更多的东西。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8

回帖

86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86
 楼主| 发表于 2025-9-1 14: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的时候,我总是很急,总想快点出成果。有些东西如果学生搞不定的,我便亲自上马。

数据不会分析?
我来!图不会画?我来!
论文不会写?我来!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8

回帖

86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86
 楼主| 发表于 2025-9-1 14:3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在我刚当导师的那几年,别看组里出了不少学生一作的论文,其实那基本都是我写的。这种状态好像学生在导师的庇护下,出了一些成果,但最终还是有很大的问题。经常一篇学生的论文发表了,学生对论文里的提到的知识一脸懵,以至于这篇论文变成学生大论文里的一个章节时,也容易讲错。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8

回帖

86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86
 楼主| 发表于 2025-9-1 14:41:59 | 显示全部楼层
久而久之,学生里传出来一句话:我们组最刻苦的是导师!最终,我累的要死,学生被闲下来了。我累得半死,学生却没有在我身上做到什么东西,我与教育的本质渐行渐远。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8

回帖

86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86
 楼主| 发表于 2025-9-1 14: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我意识到的时候,我开始改变对课颖组的管理策略。上面提到过,我已经意识到自己只是个普通人了,一年组里产出六篇论文还是八篇论文其实没有区别。要让自己的小组走得更快更远,应该发挥出小组成员更大的力量。

既然这样,不如--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8

回帖

86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86
 楼主| 发表于 2025-9-1 14:4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试着把以前自己包圆的事情让小组成员去做,如果不会做,那我就耐心地教,不吝时间教会为止。我试着把论文尝试着让学生自己去改,我仅仅指出问题,仅起引导作用。改不好,我也不着急投稿。我试着会花一下午时间,和学生坐一起喝咖啡。我给他们讲课题里的知识点,我讲的唾沫横飞,他们听得津津有味,对课题的理解更深入了。

经过了好一段期间后,我发现课题组的成员都在成长,很多事情交给他们我很放心。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8

回帖

86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86
 楼主| 发表于 2025-9-1 14:43:37 | 显示全部楼层
事情不用我一个人做了后,我被节约出来了一些时间,我把这些时间投资在自己身上。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8

回帖

86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86
 楼主| 发表于 2025-9-1 14:4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尝试着花时间去了解更多的科学前沿,并和自己的课题结合在一起,给了老课题新的活力。我也尝试着去企业里走走,看看工业界的需求,尝试着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给自己呢科研成果赋予了更大的实际意义。我把我看到的学到的,在喝咖啡时又告诉我的学生,拓展了学生的眼界和思路,让他们不仅仅局限于纸上谈兵。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8

回帖

86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86
 楼主| 发表于 2025-9-1 14:44: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正向循环一直给我的小组添柴火。我觉得我的科研水平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不少。科学最终要服务人类,导师最终要传道受业解惑。

最终,我把教育还给了教育,同时也教出了更好的自己。

我是夏夏回来了,一个在高校工作了很多年的博士,资资深导师,担任多个SCI期刊的编辑编委,擅长研究生培养和SCI论文写作发表。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