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十年,从化工厂操作工到副总
今年是我从一所211大学本科毕业,在一个比较大的民企化工厂工作的第十个年头。我是河南省的一个小镇做题家,父母都是农民。
高考报志愿的时候,我父亲大手一挥,给我报了个化工专业,他觉得进工厂就能吃饱饭。
我当时的理想也差不多就是这样,觉得上班的目的就是能赚钱,如果能多赚钱,那就更好了。
现在很多刚毕业的年轻人说一线车间的操作工作艰苦,但是我刚入职进入一线车间的时候,却觉得生活很美。
那个时候年轻体力好,上班做操作工,每天手机计步显示,要走两万步左右(走出一身腱子肉),回去倒头就能睡着。
上十二小时班之后,就能有一天的休息时间不用上班,我就感觉特别幸福。
虽然工作单位离家很远,但是我也不用买房,因为单位分配有宿舍住。
我也不爱出去玩,平时除了吃饭请客,基本没有什么花销。
下班时间我就在宿舍里画流程图,学习知识,困了就点一根烟抽抽,继续学习。
其实我在学校的时候,学习很一般,高数都是刚过及格线,也没有怎么用心学。 到单位之后,我反倒在学习这块开窍了,因为也没有什么能分心的事——我不谈恋爱,也不上课,又不会打牌、打麻将、打球——所以下班之后的时间,除了和同事吃饭,其余时间我也不知道干啥,就都用来学习了。
上班头三年,我基本就是宿舍-饭店-单位,三点一线,除了天天和别人聚餐吃饭,基本就没有任何别的娱乐活动了。
结果就因为学习学得不错,在单位业务比拼次次第一名,年年先进。 上班前三年,我被接连提拔了三级,晋升到生产车间一个十几人的小组的小组长。
因为天天去饭局,我在生产车间拜了两个大哥。这两位大哥算是我的贵人。
他俩一直照顾着我,让我少走了很多学习和晋升的弯路。后面几年他们也都混得很好,有一位大哥一路升职到了总监职位。 所以我被提拔为小组长,也不全是因为业务水平不错,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有两位大哥在更上层给我疏通关系。
要不我这个一点背景都没有的小透明,也拼不过单位里的那些二代们。
我们的交情其实也就是酒饭之交,我不仅没给他们送过什么礼物,还经常去他们家里蹭饭。 我的性格比较幽默,喜欢开玩笑,但是平时又不怎么爱说话,吹牛拍马都不大会,酒量也很差。
我的兴趣爱好就是看看电影,比较宅,可能唯一的人格魅力就是勤快。
从管理十几个人的小团队开始,我也算正式走上管理岗位了。 一进入管理层,我就发现很多人是根本不服我这个年轻人管理的。
我也不懂管理,一开始就只会跟组员硬碰硬。
我的一位组员,屡次去现场巡检不到位。 不去现场巡检,安全就没法保障,我那时年轻气盛,实在忍不了就骂了这个组员几句,结果他直接就跟我动起手来。
都动手了,我当然也不能怂啊,就还手打了回去。
比划几下之后,我俩就被旁边的人及时拉开了。 虽然我俩在单位打架风评不好,但是因为这件事只在组内发生,没有往上传,所以最后我俩谁也没有背处分。
从这件事开始,我就开悟了,调整了管理办法:能者多用,能者多得,胡萝卜加大棒一起上。
组内干活积极的人员,单位所有的评比奖励,我都给他们分钱,没钱我也去找机会要钱,有钱了就一定多给大家分。
不干活的人员,我就想办法把他们从我的组里调出去。 调这些不服管的人到其他组去,肯定会得罪其他组长,但是从公平性上讲,本来就该每个小组都平均分配这些刺头,而不是只放在我这一个小组。
再说别的组长也总有欠我人情的时候,我就趁机给他们塞人。
所以我把不想用的人调到其他组去这件事,最终车间大领导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太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