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雷
发表于 2025-4-24 16:33:33
一切就绪之后就聊吧,其实只要准备好了(参见MD-1赛前训练部分),直播流程都是很顺利的,偶尔的小失误也有后方主持人帮忙弥补,提出问题的同时也是帮自己理清思路,注意控制表达时长就好了。
孙雷
发表于 2025-4-24 16:33:53
但也有一些意外情况,比如后方直播流程走乱,预定的时段内无法直播,需要一口气把前方情况说清楚,然后录播,这也是情绪最容易波动,最容易紧张的情况。别为自己的失误自责,随着经验累积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的。
顺便一提,我人生的第一次直播连线就是世界杯,2010年的南非。你说能不紧张么?那不也做完了
孙雷
发表于 2025-4-24 16:34:31
国内比赛的赛前直播连线,通常都能配采访嘉宾,比如即将比赛球队的替补队员。如果是年轻球员的话,通常都是比记者还紧张的,所以多和他们开开玩笑,提前说明要问的问题,给他们时间思考如何更好的回答效果会更好,不要做太明确的行为约定,比如击掌啊什么的,一是看起来很傻(真的很傻),二是直播紧张的情况下,经常配合不到位(那就更傻了)。
孙雷
发表于 2025-4-24 16:34:50
这个环节多为被采访人考虑,可以建立信赖关系,千万别只考虑自己如何出风头,观众心里都清楚得很。
拍摄比赛的部分,国内限制不多,记者可以和摄像在一起。入行不久时,足夜老摄像P叔曾说:“人人认为足球记者幸福,比赛免费看,殊不知大家为进球欢呼的时候,摄像要冷静的寻找可拍摄的细节,最是注意力集中的时候。
孙雷
发表于 2025-4-24 16:35:25
这么复杂的原话我肯定记不住了,反正是这么个意思。我的习惯是笔记本不离身,开场后双方的具体阵型站位、发生事件一定要记:直播信号之外观察到的细节一定要记:看到各种细节和变化之后自己的内心感受和判断一定要记。
孙雷
发表于 2025-4-24 16:36:51
这些都记下来了,赛后发布会和混合采访区的问题就有了,出镜时表达的内容就有了,成片的文稿也都有了。如果像个普通球迷似的看球,后边的工作通常会很惨烈。
另一点是和摄像的配合。摄像两只眼睛,,一只盯着摄像机的寻像器,另一只虽然能略照顾到同一方向,但只能看个大概了。这需要记者随时帮摄像关注摄像机方向以外的细节,并提醒摄像。提醒的时机很重要,无论什么性格的摄像,都不会喜欢在自己集中精力拍摄的时候被打断,所以第一不要拍打,第二不要冲摄像大声喊。
孙雷
发表于 2025-4-24 16:37:27
我会根据发现细节的重要性,决定提醒的时机。一般情况下摄像一个镜头拍完之后做提醒,尽量不打断上个镜头(也许上个镜头的细节比你观察到的还有趣)特别重要的(比如场地另一端打起来了或者重伤),会在摄像耳边说,先提醒关键词“打起来了,有受伤”,再说清楚位置和人,有些摄像无法对上年轻球员的名字和脸,要提醒球衣号码。
赛后不要急着离开拍摄位置,还有谢场等通常无法在直播信号里体现的好素材等着你拍。选好了地方,故事自然就在你眼前发生了。
孙雷
发表于 2025-4-24 16:40:31
世界杯等大赛,场内只允许摄像一个人进入,记者只能上观察席(如果连观察席票都没有的话只能在媒体中心看球了),必要的时候可以准备个小望远镜观察细节,同时拍摄的重点在赛前和摄像沟通清楚,别指望通过微信等方式通知突发情况,有需要还是打电话吧(祝你能拨通)
孙雷
发表于 2025-4-24 16:41:01
中场休息是个很好的沟通机会,有需要可以提前把微信发过去让摄像中场休息看。另外,一定提前确定赛后你们的会合地点,一场比赛下来摄像的体能消耗非常大,尽量帮对方做些体力活儿。
孙雷
发表于 2025-4-24 16:41:35
赛后可能会有Flash Interview,也就是瞬时采访。也就是跟着直播信号,在赛后第一时间所有观众都能看到的短采访,通常是1分钟。如果拿到这个权益,你将可以决定自己要采访的对象是谁,会有工作人员帮着拉球员,所以提前就位准备就好了,
涉及到时间太短,提问长度一定要压缩,越简单越好,而且像亚冠以上规模的比赛,是严格要求提问者不能入画的,所以没什么可总结的,直来直去争取多问几个问题,有经验的媒体官员会提前和记者沟通两三种手势,用以提醒剩余时间(30秒/15秒/该结束了),尽量把重要的问题往前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