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框架是多行业通用的,其中金融分析和量化的机构软件对性能和稳定性的特别高,我感觉这是个绝佳的试验场景。上位机和单片机我也搞过,技术其实是完全一样的,都是底层矢量绘图加固定位字节流的读写,性能、内存、体积和通讯方面要做到极致,为了纳秒级的提升绞尽脑汁,还要考虑耗电量。
我在上个等级的时候给私募做了个他们自用的行情分析系统,前端是C#的,后端是C++。经过我的极限优化,客户端只有一个exe和几份xml,打包后只有136KB,之前别人团队给他们开发过同款,因为问题太多维护不了。相比之下我的程序体积减少了99.5%,内存降低了90%,渲染丝滑流畅,行情显示领先他们用过的所有软件一拍,吓坏了客户。
此时我冒出一个念头,就是想把那个系统的几个基础功能抽离出来,用15种语言,50多种技术分别都做了一遍,和原程序外观相似,但代码完全重写,也就是用自己的框架来实现一个跨平台跨语言移植的经典案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