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山姆送外卖
发表于 2025-4-22 20:06:53
难于上青天的西头片区,天天听站点配送员们讨论,都不愿意送西头的货,我今天亲身体验才知道原因。虽然西头离站点不远,但是很多老小区,小区大,电动车进不去,楼层又高。
当我到达小区门口,保安不让进门。看导航距离300多米,我就扛着20斤的米步行前进。小区没有楼栋提示,在昏暗的路灯下,傍晚看不清楼栋编号。我边走边问,还是走错了方向。不得已又折返回来,终于到了楼栋楼下。
我在山姆送外卖
发表于 2025-4-22 20:07:13
进楼栋门后才发现是没有电梯的八楼。我气喘吁吁地把大米给送给业主,下来时,汗水已经湿透了衬衣,双腿酸痛像绑了沙袋一样,嗓子眼干得被卡住了,吞咽难受。骑上电动车,冷风吹透了衣服,夹杂着里面的汗水,太酸爽!
宁送壹城一车货,不送西头一棵葱。骑手们对这里望而却步,如果带着重物的时候爬楼梯,不但耗费体力、时间,配送费又不多,得不偿失。平时爬五楼六楼就很多牢骚,更何况是爬八楼呢。
好在我们只是偶尔送一次东西,这里的业主们可是天天上下楼的。业主们理应感谢这些外卖员、快递员,是他们让业主们足不出户可以享受到不用费力的待遇。外卖员们托起了高层无电梯小区业主们的幸福感,给他们的幸福指数多了一份支撑。
我在山姆送外卖
发表于 2025-4-22 20:07:30
给某家送货的时候,顾客门牌号下挂着“颍川世家”的牌子,加上顾客姓陈,料想他们可能是三国时期颍川陈群的后人,可能是河南人。分享给朋友,恰好有很熟悉的朋友,告诉我这是潮汕文化。
在广东陈氏是第一大姓,在潮汕地区宗族文化和祠堂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一千八百年前,陈群从东汉仕魏,奠定了颍川陈氏的基础。随着晋元帝南迁,中原士族衣冠南渡,纷纷在南方各地落叶生根,中原文化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或许陈氏那个时候在潮汕扎根。潮汕人以经商出名,可是他们对文化的传播从未放弃。十一带孩子们去潮汕玩,到处是韩愈的影子,早上漫步古城,一道道牌坊清晰刻录着潮汕文人的故事。也第一次知道“海滨邹鲁”的称号。
我在山姆送外卖
发表于 2025-4-22 20:07:48
反观山东的文化建设简直是暴殄天物,抱着金饭碗要饭。守着苏轼、李清照等文化名人的故事他们不说,偏偏拿杜撰的夏雨荷做噱头,大小苏在山东的兄弟情谊在超然楼没有任何踪迹。我曾有意识把两地对文化对待方式稍作分析,未遂。
今天首次破30单,他们说新人跑这个量不容易。可是,仅仅跑30单并以此谋生,那就没必要做了。
写到最后才想起来,早上那根没吃的油条——下午当下午茶了。
我在山姆送外卖
发表于 2025-4-23 10:42:42
12.30今天周日,从早到晚忙碌不停,几乎到站点就有订单,难得有休息间隙。跑到最后,双腿发软,大脑已经空白,失去了记忆力,感觉自己像个被遥控的机器人,只能 机械地跟着导航走。不出其然,最后的单还是超时了。尽管如此,我还是想一下这一周的工作,做个总结。
我在山姆送外卖
发表于 2025-4-23 10:43:51
打卡是个技术活,经过一周的摸索,逐渐发现了骑手打卡的算法逻辑。有经验的队长告诉我,距离站点几百米的时候就可以打卡。经过几次尝试,我很快就知道打卡逻辑不是根据地图实际距离测算,而是以站点为圆心,一公里范围内都可以打卡。所以,即便实际行驶距离超过两公里,只要在圆弧线范围内,就可以打卡成功。如此以来,送完周边小区订单后,保持距离1公里范围内都可以打卡。
如此以来,以后我完成订单后,可以先就近打卡,然后慢慢悠悠地到站点,既保证了安全,也提前了抢单时间,提升抢单效率。
我在山姆送外卖
发表于 2025-4-23 10:44:37
欲速则不达,过红绿灯必须慎之又慎。今天我就遇到三起汽车司机和骑电动车的人互骂的情况。更严重的是,在工业路龙华路路口,一辆电动车还撞到一个女士。顾不得来来往往的车辆,女士侧趴在地上,电动车司机的电动车停在马路另一边,他神情慌张,一手拿着头盔,一边局促地寻问女士的情况。显然是撞得不轻。忙着赶时间,后来回头,远远地瞥见等红绿灯的间隙,有个司机在边上放了个雪糕筒,为他点赞。
撞到行人的电动车
我在山姆送外卖
发表于 2025-4-23 10:44:54
以前出深圳经常走布龙路,开车的时候,我抱怨那些骑电动车的人横冲乱撞,讨厌被人加塞;而现在自己送外卖,倒嫌弃司机预留的空隙不够大,不能随心所欲地见缝插针。果然“屁股决定”。最近,龙华交警加大了执勤的力度,对逆行、闯红灯的行为进行处罚,但还是治标不治本的问题,电动车的行使权、交通状况在短时间内是难以改变的。之前有看丹麦奥运羽毛球冠军吐槽深圳电动车乱象,成了很多人的嘴替。交通路权的使用和归属不顺,这个问题是无解的。
我在山姆送外卖
发表于 2025-4-23 10:45:21
跑外卖前,我就和朋友们阐述过“不给别人添麻烦”的观点,现在依然。对随意按喇叭的不管是汽车还是电动车,我都很反感。为了提醒安全有时候按喇叭是必要的,但这绝不是为了行使自己权利和制造噪音的理由。以前带孩子时,我就曾经和随意按喇叭的人争执过。现在我依然坚持这个原则:有小孩不按喇叭,有老人不按喇叭,其他行人尽量用语言提醒,实在是不文明的情况,可以使用喇叭。
我在山姆送外卖
发表于 2025-4-23 10:45:39
为什么我的单少
昨天我从早到晚几乎没停歇,才跑了30多单,而那些跑得多的骑手有的将近70单,而且很少有超时的情况。向有经验的人请教和分析后,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
1、单量权限小。我当前订单权限是3个,而熟悉的老手一次可以接6个订单。熟悉了路况之后,他们能不用导航就快速地到达目的地,接单多理所当然,我更佩服的是他们能不放过小小的电动车每个角落,都塞得满满的,以后我的单多了,也不可避免吧。
2、对路况和小区内部环境不熟悉。一周下来跑了100多单,我还是太依赖导航,经常走冤枉路、错路、绕远路。下周试试接4单,逐步提升每次送单的订单数。但是如果路况不熟,给再多的单也没用。
3、不闯红灯,浪费了时间。路上的时间其实没有太多,到达目的地顶多差三五分钟。所以不能从这里找捷径了,有些红线是不可破的。
其他可提升的方法:提前对订单进行标记,便于识别,避免到目的地后再分拣;细节处着手,不违规的前提下努力提升效率,看看下周能咋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