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二世 发表于 2025-5-13 16:52:30

框架只是基础而已,建好之后就会有很多好玩的,我将全面结合AI,以及各种国产的软硬件,打造纯国产生态,从专注底层研发转为拥有强大全面的综合实力,向商业化方向发展,开建各种产品和业务,要把规模扩大几百倍。紧接着我将开始升第13级的战斗,争取创造多项运营方面的战绩,哪里有问题就优化哪里,只要生产力在,一切错误都可以调整。

陶渊明二世 发表于 2025-5-13 16:54:03

农村程序员开发记录13 扩大规模,最近我刚升至13级。
最近在几位经常联系的好心人援助下,我拥有了全新的办公环境,包含十个不同的功能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设备,国产基础框架和万物互联工作室的牌子也竖起来了,长期受到限制的我如鱼得水,能力和效率得到了空前解放,在AI领域也赶上了潮流, 产品规模得到了显著扩大,对此我由衷的表示感谢。


陶渊明二世 发表于 2025-5-13 16:54:49

最近这批设备包括独立显卡的台式机和带鱼屏、大屏电视、信创电脑、云服务器、小米笔记本电脑、树莓派一体机、鸿蒙Next真机、iPhone、华为平板、上网本、安卓手表、苹果手表、各式单片机、专业摄像头、补光灯、绿幕、电脑桌、高速固态硬盘、SD卡、汽车、车载、白板、空气炸锅、音箱、Wifi接收器、拖线板和电烙铁等。

陶渊明二世 发表于 2025-5-13 16:55:18

我身上长期只有二百元,平时吃饭全靠自己家种的田和养的鸡鸭鹅羊,还有换村上别人家养的猪和牛,早上就喝白粥,网上也就1分购和点7块钱的全鸡外卖,此外几乎不消费,每个月生活费有一百元就够了,生存不成问题,顶多被人伤自尊。我只接受了设备,没有接受资金,采购过程中精打细算,多平台对比出最低价,优惠叠满,享受了三万元的国家补贴。

家里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我平时在干嘛,如果我赚了钱,去买这么多的“玩具”,一定会被他们认为是乱花钱,但是有人直接援助设备就不一样了,他们无话可说。我以前上班的时候,一直对钱没有支配权,口袋里就一百元吃午饭和坐地铁,几乎没有投入过个人发展,所有电脑手机还都是公司配的,离职就收回了,其实现在才是我最富足,最有掌控力的时候。

陶渊明二世 发表于 2025-5-13 16:56:59

前边由于专注于研发,没有帮手,教程和示例做的少,只对接了一些水平较高,对支持依赖度低的公司和开发者,没精力照顾普通用户的感受。从现在起我将会开始认真搭建生态和体验,自己框架和产品的视频教程制作马上会开始,都上传到B站,相关代码将上传到Gitee,别的平台打打擦边。

我不像别人那样盲目自信,我有自知之明,以我的实力,常规创业成功率很低,即使有好多机构要给我风投,我也不敢要。我一直跟很多人说,我的项目肯定有用,但在赚钱上很可能是伪命题。如果四年前,我手头有几百万,或者接受了风投,现在早就倾家荡产了,之前让我路演的投资人都成老赖了。没有钱的我,反而回避了很多的责任和风险,顺利完成了作品。

我勤俭节约,没有物质欲望,生病了也可以自己医,为钱焦虑的人,从来都不是我,而是别人。我把软件当成手工艺来做,不再整天幻想着改变世界和上市什么的,而是会像电视上放的那种搞民间艺术的老头,今天做把椅子,明天做把壶,后天做个盆,不急不躁,悠然自得,作品有用最好,没用也罢,一直做到八九十岁,也为深度老龄化做准备。

陶渊明二世 发表于 2025-5-13 16:57:29

我的很多话,换别的程序员或创业人士,都是说不出来的,根本不敢说,只有真正松弛如陶渊明般的人,才能有这个心境。我就是陶渊明二世,一个平凡的人,做些普通的事,活出随意的人生,宣传国产化、万物互联、勤俭节约和身心健康。写这篇文章前,我休息了整整一个月,让大脑得到充分放松,紧接着我将开始升第14级的战斗。

陶渊明二世 发表于 2025-7-17 12:11:47

7.15我回农村种田和闭关研发三年后出山,现在开始实况记录创业经营从1-60级的全过程,满级后还有副本和资料片。我从新手村出生点的初始等级1,以二台故障老电脑+简陋办公室+800元经费+已有的国产框架和产品对外开局,然后打怪升级穿装备,在做完一些任务后,最近我刚升至14级。

陶渊明二世 发表于 2025-7-17 12:12:23

我已开始组建团队,个人开发时期自此结束,将效仿幻方和DeepSeek,先把人招进来搞量化,做底层技术、金融分析和策略交易,把这块做大做强,然后再从中强征人员和资源去做我的主线,也就是国产基础框架和万物互联。

陶渊明二世 发表于 2025-7-17 12:12:47

本帖最后由 陶渊明二世 于 2025-7-17 12:14 编辑

目前各个团队已经预设完毕,公告不到十秒钟,量化团队的人员就到位了,窗口关闭,其余填1人的就是只有我自己一个,主线队伍将只从量化团队中进行召唤,不对外招募。人既然进来了,就有义务在需要的时候为国产化事业出力。

国产基础框架团队(1人)
万物互联团队(1人)
嵌入式小组(1人)
智能浏览器小组(1人)
上位机和工控小组(1人)
应用软件小组(1人)
人工智能小组(1人)
车载系统小组(1人)
工业软件小组(1人)
支线:自媒体团队(1人)
支线:内部量化团队(已有3人)
支线:外部量化私募团队(已建立,保密)


陶渊明二世 发表于 2025-7-17 12:15:31

我从不是个人主义者,我也认为团队力量大,单打独斗肯定比不上协作分工。我之所以一个人在农村做了三年半,实在是因为我的经济水平太差,长期只能以种地为生,跟我之前所在的团队相比,跟以前的领导背景相比,我的条件完全不具备创业的资格,差了十万八千里。


页: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查看完整版本: 农村程序员开发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