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罗良伟

回忆我的人生以及在军校的那些日子

[复制链接]

2

主题

533

回帖

1101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01
 楼主| 发表于 2025-4-20 17:47:58 | 显示全部楼层
米歇尔˙维勒贝克说,做学生的时候是唯一幸福的时光,那个时候未来依然向你敞开怀抱,一切似乎皆有可能。后面的成人生活,职业生涯只是缓慢地逐渐地陷入流沙泥潭。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年轻时代的友谊,大学时代建立的友谊,实际上是我们唯一真正的友谊,这种友谊却永远也不会在进入成人生活之后还继续存在,大家都避免再见到年轻时代的朋友,以免直面我们落空的希望的见证人,我们被碾压的事实。
1745142461521.jpg
记录当年在南京学习生活札记的日志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33

回帖

1101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01
 楼主| 发表于 2025-4-20 17:48:39 | 显示全部楼层
翻阅当年的日志,看着当时的点滴,由衷地感到,此文回忆的不仅仅是过去那段纯真的岁月,更是那时自己年轻、无知无畏的青春;这世界有那么多人,却有幸在南京遇到了老乡同学,这岁月有那么的漫长,我与她从此再也没有相见。
1745142498343.jpg
图为2019年夏,我(前排中)带赣州师直新闻媒体(日报、晚报、电台、电视台记者)采访组赴江苏采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33

回帖

1101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01
 楼主| 发表于 2025-4-20 17: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任何陪自己走过一段难熬时光的人,我都心存感激。在军校毕业离开南京几十年之后,再次感谢老乡同学当年的收容、接纳和帮助。受人之惠,永铭难忘。

备注:在贴中配图的部分信函是当年在南京铁道医学院就读的邓江平、裴中学友的,当时与他们联系甚密。军校毕业后,虽没了联系,但心中时常挂念。四十多年过去,这两位学友应该成为一代名医和大师了;当年在南京铁道医学院就读的高中同学许红,虽然在南京见过一面,但印象深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33

回帖

1101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01
 楼主| 发表于 2025-4-20 17:50:40 | 显示全部楼层
1981年12月30日下午,在南京午朝门与在高校读书的老乡同学分别后,我乘17路车来到南京火车站。

进入候车室,见还有一些时间,便拿出日志本,把昨天与今天在南京活动的情况一一记上,怕时间久了会忘记。上军校后,我有写日记的习惯。

下午4时40分,登上前往上海的快客列车。车上遇见了炮校同学李敦友。
1745142627853.jpg
在前往上海的列车上遇见校友李敦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33

回帖

1101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01
 楼主| 发表于 2025-4-20 17:5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敦友是江西新建人,与我同年入校并在同一中队学习,但我在二区队,他在一区队,平时往来不多。这次毕业,他分在了成都军区驻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的第13野战军56083部队(炮兵团)。

我与李敦友一边浏览窗外景色,一边缅怀军校生活、憧憬未来的人生之路。但谈得最多的还是即将到来的工作和面临的复杂情形。对我们来说,首当其冲的就是要面临战争的考验。因为广西、云南边境战事未平,有许多部队正陆续派往那儿浴血奋战,我们到部队后奔赴前线参战的可能较大。上阵杀敌、保国卫民,这是军人的天职。但我们学到的军事技能和知识到时够不够用、能不能经受得住实战的检验?这对我们来说既是未知、也是考验,更是挑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33

回帖

1101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01
 楼主| 发表于 2025-4-20 17:5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晚上,抵达上海。出站后,在天目东路坐上18路电车,乘坐4站路,来到地处人民广场附近的上海警备区招待所住宿。

第二天上午,买好当天下午前往南昌的火车票,然后去外滩、南京路、西郊公园等处走走,以后不一定再有时间和机会光顾这儿了。中午,我们各吃一碗馄饨和两个包子。下午4时17分,登上79次沪昆特快列车,离开上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33

回帖

1101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01
 楼主| 发表于 2025-4-20 17:52:10 | 显示全部楼层
12月31日上午,在李敦友的家乡——新建县下车,并随敦友来到他亲友工作的地方——新建县农机厂待了会儿,俩人匆匆辞别。这一别,我们从此再也没相见。

(据悉,李敦友到部队报到不久就赴云南前线参战了。战后,他在驻地结婚、安家。从部队转业后,他在重庆电力系统工作,据说薪资和福利不错。他曾多次来信邀我去重庆走走、喝酒,但我都因各种原因,没有成行。2024年10月3日,惊悉敦友患肝癌不幸去世,我深感惊愕和悲痛。也印证了日本作家东野圭吾所说的那句话:“很多的时候,我们与他人的分别,其实就是与他人相见的最后一面。告别就是我们留给彼此最好的纪念”。这是后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33

回帖

1101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01
 楼主| 发表于 2025-4-20 17:52:44 | 显示全部楼层
辞别敦友,我直奔南昌。先到省汽车总站买好第二天回赣州的长途班车票,并把背包和行李办好托运,准备去江西棉纺织厂的姑姑家看望姑姑。走出车站,突然萌生想明天去新余看望四大爷(我父亲的四哥)的念头,怕以后工作很难再有这样的时间和机会了。
1745142747190.jpg
当年南昌的姑爷给我的书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33

回帖

1101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01
 楼主| 发表于 2025-4-20 17: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是,返回售票口,想把明天的车票退掉。但车站工作人员说:办理过行李托运的车票是不能退的。我听后只好作罢,于是在汽车站附近一家旅社订好今晚的房间,想在看望姑姑后再返回这儿住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33

回帖

1101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01
 楼主| 发表于 2025-4-20 17:53:2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时间尚早,我乘公交车先去江西医学院,走访在这儿读书的胡文杰、刘丽芳等高中同学。从马扎巷小学起,胡文杰就一直与我同学并到高中。他家也住在行政公署小区,家境和身份历来比我高贵。刘丽芳是我的高二同班同学,也是我们班上十名女生中当年仅有三名考取大学的女生之一。但我与她同学一场从没有说过话,打过一次交道。这次前往,我是纯粹消费时间和礼节性地走访,并想看看江西高校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