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顺
发表于 2025-4-24 18:23:36
是的,我们的旅游行业并无例外。在这个价值观混乱的大时代里,它震动激荡、无处安放、迷茫无解,最终成为一个竟然没有任何一方得到绝对利益的矛盾体,令人唏嘘。在北京带团的时候,曾经有个老人跟我说,她年轻的时候死也不会想到,有一天可以来北京看看毛主席。你看,游客分明还是个青春期的孩子,旅游行业也是个青春期的孩子。
或许你心里有疑问,今天说的不是导游吗,啰啰嗦嗦说旅游行业干嘛。我觉得,每一项职业的诞生都是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每一项职业的成长都跟社会环境息息相关,所以我们要聊聊导游这项连我们从业人员都不认可的职业,聊聊我们经历之怪现状,就必须在这个时代大背景之下去看,去聊。
高顺
发表于 2025-4-24 18:24:15
前面帖子里说过我刚进入旅行社的时候,做的是销售工作。前面帖子里,其实我克制住了自己吐槽和抱怨的冲动,几乎没有写销售工作那些苦逼的事情。如果非要总结,这位朋友已经说的非常好,那是一种严重的不安全感,一种从来自心底的无力感,因为影响旅程的因素实在太多,解决客人的问题只能靠打电话,往往是干着急。这些还只是报完名出发了的客人,还有行业里严重的同质化竞争以及客人的比价。
高顺
发表于 2025-4-24 18:24:31
我曾经接过一个电话,说要买一张温泉门票,我说98元一张。客人质问我说你们为啥卖那么贵,我打了好几个电话人家都是96元。我心想你电话费没有两块钱吗?嘴里说不好意思,我们卖98元。这种只是最简单的产品,只是一张门票。如果是旅游产品,我要从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给对方解释我们为什么会贵一点,累觉不爱。
这一系列的因素,也是促使我走出去做导游的根本原因。
高顺
发表于 2025-4-24 18:24:49
好,继续说导游。无论多么苦逼,除了本职工作之外,我有了很多业余时间,不像在部队里都是有一个时间表在控制着,没有办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闲下来的时候就想着怎么能学习些东西,因为在部队那五年,除了直升机的各种的知识之外,并没有深入学习,感觉五年的时光有些荒废。是的,我所在的部队是直升机部队,也叫陆军航空兵。退伍那年战友拉我去学开直升机,并且给我寄了书来,当时我思考再三,最终告诉他我真的不想再碰直升机了。所以后来他在首都直升机公司开直升机并且买了特斯拉的时候,我仍然骑着我的美利达自行车。扯多了,说回导游,聊聊我考导游证的过程吧。
高顺
发表于 2025-4-24 18:25:05
思来想去,作为一个慵懒的天秤座,我决定考证,用考证倒逼我的学习。也想过考个旅游行业以外的证,但既然喜欢而且身在旅游行业,没几个证也说不过去吧。于是第一年也就是2010年我考了中文导游证,第二年考了领队证,第三年把中文导游证换成了英文证。考的时候,我并没有想一定要从事导游这个职业,也没想着从事领队这个职业,我只是想增加生活的可能性。
是的,增加生活的可能性,这是我当时最大追求,也是我一直以来的追求。当时也确实没有想到,正是导游证和领队证,让我的梦想得以实现,让我的职业生涯有了很大变化,也开始全面地开始了解旅游行业。
高顺
发表于 2025-4-24 18:25:22
北京的导游证考试是在年底,大概十一月份。快到夏天的时候,我带着好不容易找到的、拿不出手的毕业证和报名费,去了崇文门的考试培训中心报了名。出门在不远的旅游书店买了一套考试用书。我对那个夏天不是很有印象,就记得每次下班骑自行车回到住处都会有一身汗,就开始特别讨厌夏天。在青岛,每一次闷热背后都会藏着一场凉爽的暴雨,而北京一场闷热背后只会跟着一次更加难受的闷热。而当时的我并没有想到,两年后的夏天我会举着导游旗,在毛主席纪念堂门口的旗杆下,被太阳晒得不停地往头上浇水。
高顺
发表于 2025-4-24 18:25:39
北京的导游考试和很多其他省份的一样,分为笔试和口试,必须通过笔试才有口试的资格,笔试考的是法律、实务、景点以及目的地知识,口试是现场从十几个题签里抽一个,面对两位考官讲解景点。事实证明提前几个月买书并无任何用处,忙碌的旅游旺季让我根本没时间看,心里一直担心着。我已经很久没有考试了,我能考过吗?心里也一直斗争着,到底要怎么准备这次考试?这是退伍后的第一次考试,我可一定要考过啊。
最终让我决心请半个月假准备考试的,是我认为既然考了就必须要考过,否则浪费时间和精力没有任何意义。可是虽然不用上班,我还是看不进去那些法律啊,导游实务啊之类枯燥乏味的东西,对我这个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的人来说,前三天一直在昏昏欲睡,甚至美美地睡了好几觉。面对越来越内耗,越来越没办法集中精力看书的情况,我决定开始抄书。我不再非要背下来书本上的知识,我先抄写,从头到尾,这个很管用,我终于不会看着看着书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最后三天做过几套真题后,我就迎来了退伍后的第一次考试。
高顺
发表于 2025-4-24 18:25:57
那次笔试有选择,有问答,我答得还算顺利。我考完的第二年,就全部变成了选择题,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感觉还算不错,后来查完成绩也确实不错,笔试算是过了。
时间不长的准备后,我去参加口试。这次口试的经历后来跟朋友讲起来,简直就是一次奇葩之旅。这次口试的两年后我再次参加英文导游证的口试,当那个更年期的考官横眉冷、声色俱厉地对我吼:“你不会英语你来考什么英语!!??”的时候,我看着旁边男考官满怀同情地看着我,脑海里一下子就浮现出中文口试的场景,内心一下子充满忧伤。看来,我始终只能算是一个内向的人。哪怕五年后我已经带了上百个形形色色的旅游团队,仍然不能算是个多么收放自如、外向健谈的人。
高顺
发表于 2025-4-24 18:26:18
准备中文口试的时候我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为省钱没有去报名实地培训班,甚至为了省门票钱都没有去各个景区看看。明明在北京都没有为考试花这点门票钱,可想而知当时我有多穷。或许是笔试的顺利通过迷惑了当时的我,我从网上找了那十三个题签,反复背诵,然后稀里糊涂去了考场。
颤颤巍巍的我们五个考生分在同一个考场。前面一个女生好像比我还紧张,她抽的是天安门广场,我不知道为啥一下子兴奋了,可能太为她高兴吧,特别想祝福她,但是她好像没有任何放松的表情。我心想我要是能抽到天安门广场就好了,那是所有题签里唯一我真实看到过的地方。轮到我了,跟所有神仙祈祷完后咬牙抽出一张,看完我就彻底蒙了:故宫内廷外八路和神武门。
高顺
发表于 2025-4-24 18:31:54
故宫内廷是哪里?外八路和外九路离得近吗?神武门好像是故宫的后门?幸好那时候抽完题签可以退回到考试间外面看书准备五分钟,然后挨个儿进房间考,要不然我非得当场横着出考场不可。
考试的时候我前面的女生竟然没讲出天安门,磕磕巴巴说的很让人难受。我当然也没有背出多少,题签上考的是珍宝馆往北那一片,乾隆花园啊,珍妃井啊等等,我当时根本没有任何概念。我感觉自己像一个小丑被扒光了衣服,口干舌燥地站在两位考官面前,看看天看看地,挠挠头瞅瞅窗户作若有所思状,其实大脑里一片空白,恨不得立刻死去。
最终考官打破了沉默说:“没有啦?”
我感觉这句话就像一大嘴巴子,猛地抽醒已然睡了一个世纪的我。赶忙低头非常抱歉地笑笑说:“嗯,没有了。”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