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地盘 发表于 2025-6-29 20:27:09

本来我们想叫“好货”的但是相关域名被人注册了,所以我们只能改名叫“玩好货”,为此还专门花了5000块购买了http://wanhaohuo.com的域名(至今还躺在我的阿里云账户里),前期都是我们三个人在干,没有招聘员工。

我们三个创业合伙人

老胡地盘 发表于 2025-6-29 20:27:26

等产品底层和后台开发的差不多后,我们就开始正式组建团队,最先招聘的分别是财务和人事。

这次创业我们准备要大干,当时规划的是半年直接融A轮,一年后融B轮,同时也总结了前面创业的经验教训,在我看来财务和人事这两个岗位无比重要,所以我们一开始就招聘了这2个非常重要的岗位。

老胡地盘 发表于 2025-6-29 20:28:00

大概在第三个月开始,我们的小团队就组建的差不多了,除了财务和人事以外,前期主要还是产品和技术团队为主,也有部分商务团队。

在这个产品模式当中商务部分的工作是非常重的,因为我们做的是独立APP的短视频导购,简单来说就是消费者打开我们APP看到的都是和购物相关的各种短视频导购内容。然后看到合适的产品就可以直接在APP内成交购买,成交后我们在把相关订单信息通过接口传递给淘宝,由淘宝商家发货。这样我们就可以获得导购佣金,具体实现方案用的就是淘宝客的百川接口,如果懂产品和技术资深淘客应该能明白这套逻辑,太专业这里就不在赘述过多。

老胡地盘 发表于 2025-6-29 20:28:25

既然用的是淘宝客百川接口,我们就需要和商家单独去洽谈渠道专享价,让商家给我们的设置最低的隐藏折扣,这个和淘客渠道隐藏优惠券的模式很像,只不过这个不是优惠券,而是一个立减的渠道专享价而已,如果没有独家专享价的支持,消费者会觉得我们的产品价格和淘内相比没有竞争力,这就需要用到大量的商务人员。

老胡地盘 发表于 2025-6-29 20:30:59

还有一个需要用的商务人员的地方就是短视频内容建设,今天我们看到和购物相关的短视频全网到处都是,但是在2016年真的很少很少,那个时候淘宝的商家都还是图文为主,并没有商家使用短视频作为头图和详情页。所以我们招聘商务人员就是来对接达人和商家,找到淘宝上的商家洽谈帮他们拍摄短视频,但是不收他们的费用,他们需要寄送相关样品给我们的达人,由达人拍摄好以后在上传到我们APP内就行商品的关联,最后靠淘宝客佣金收入分成。

玩好货早期小团队

老胡地盘 发表于 2025-6-29 20:31:18

关于更多的过程我就不详细说太多了,直接说结果,然后说总结吧。

在2016年的年底,我们把这个项目给停掉了,项目结束以后,那段时间我自己开始有点轻度抑郁了,这种状态当时持续了2个多月,就是天天不想说话,对什么东西都提不起兴趣,对生活没有热情,每天都在深深的自责当中。

老胡地盘 发表于 2025-6-29 20:31:34

为什么会抑郁并不是因为亏钱,而是因为我们这次信心满满的创业居然不到一年就草草结束了。年初的时候身边所有的朋友都恭喜我成功套现后再次踏上创业征程,我们在做项目的过程中,一堆一堆的投资人找到我们洽谈投资合作(其实大部分都是打着投资的幌子来学习和请教的),让我们感觉这个短视频项目非常有未来。

老胡地盘 发表于 2025-6-29 20:31:50

同时我也对自己产生了深深的怀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为什么我们从理论上分析和认定,短视频电商是有未来的,而我们却做不成功,是不是我们自己的判断不对?为此2017年我写短视频创业总结的时候,也说过我并不认为短视频电商这条路不行,而是我们没有找到对的路。

老胡地盘 发表于 2025-6-29 20:32:11

后面为了让自己从那种轻度抑郁的状态中摆脱出来,我还专门去看了心理医生,其实她也没有给我解决掉这个问题。最后还是我自己去解决的,解决的办法就是我跑到海南去环岛骑行10几天,回来后整个人都变好了很多。

老胡地盘 发表于 2025-6-29 20:32:36

重点说说这次“玩好货”项目的经验总结吧。

1、看到的趋势是对的,但是我们入场的时机不对。

今天来看,短视频和直播带货都已经是全民参与了,是一个无比正确的方向。

但在2016年的时候这是一个大大的未知数,很多人都怀疑这个方向,虽然当时国内同期围绕电商搞短视频的APP也有10来个,而且很多都融资了不少钱,但是绝大部分都没搞起来,基本都转型了,我觉得不是我们看到的机会和趋势不对,而是当时的环境还不成熟。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查看完整版本: 我的十年创业血泪史,给大家一些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