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地盘 发表于 2025-6-29 20:33:03

那个时候连抖音都没诞生,淘宝商家都没有配置上短视频,而我们却来搞短视频导购,有点过于超前了。

就跟早期美丽说和蘑菇街一样,他们如果诞生在2008年也不一定能做起来,因为那个时候淘宝卖家的图片都不好看,也没有专门的模特和摄影师来拍摄,如果这个时候他们入场去做图片导购,那么也会出现没有好的图片素材,用户观赏感不佳,从而导致留存率和转化率不行。

老胡地盘 发表于 2025-6-29 20:33:22

由于整个时机不成熟,如果我们要去把做这个事情做起来,太多东西都需要我们自己去解决,这对我们来说实在太重了。

比如我们建设独立的短视频导购APP都已经很重了,我们还需要去解决短视频拍摄问题,还需要去寻找达人参与进来帮助拍摄,而这些达人的拍摄我们都是要付出成本的(当时给的200块/ 条)。

老胡地盘 发表于 2025-6-29 20:33:38

另外还需要解决选品的问题,找到商家洽谈,由商家提供样品发货给达人,达人在进行拍摄,同时还需要和卖家洽谈给我们的渠道专享价问题,最关键的去市场上推广APP做增长都是需要我们去解决的。

需要解决的环节如此的多,而我们是一个创业小团队,启动资金也只有区区几百万,根本不可能把这个事情做好。

老胡地盘 发表于 2025-6-29 20:34:04

所以在2016年底停掉这个项目在今天来看都是无比正确的决定,因为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具备,创业真的不能只是看到趋势,还是要看到客观的市场环境是否成熟,相关的上下游产业链支持是否到位,否则我们只能当先烈、当炮灰。

老胡地盘 发表于 2025-6-29 20:34:22

2、独立做APP还不如嫁接到大平台上去做内容。

上面我已经讲到我们需要解决的环节非常多,当时如果想切入这个赛道,我觉得应该改变思维,不应该去建设独立的APP,根本都不需要去组建相关的产品技术团队,而是应该入驻相关平台去做内容,当时虽然抖音没有诞生,但是快手已经在下沉市场很火了。

如果我们当时转换思路,建设内容团队,然后入驻快手去做一些电商导购或者内容相关的矩阵号,这对我们来说就会比较轻。

老胡地盘 发表于 2025-6-29 20:34:45

首先不用建设独立APP,也就不需要大量的产品和技术人员。其次我们也不需要大量的BD去对接淘宝商家,而是招聘或者合作一些能做内容达人就行,最后我们也不需要去推广独立APP,而是在快手上直接推广相关账号获取关注就行,这样获取流量就比较方便。

这样后面2017年抖音诞生以后,我们就可以同步在抖音里面来进行这套操作,而且都是最早期的内容入驻者,可能会踩中这波短视频快速发展的红利,那么今天也许就是另外一个样子了,可惜凡事没有如果。

老胡地盘 发表于 2025-6-29 20:35:02

这个点能总结的非常多,今天做生意创业绝大部分情况下就不要去做一个独立的平台了,这种成功率真的很低,而是应该围绕大平台做相关的生态业务。

比如我们淘宝客这些人都是围绕阿里来做相关的电商导购业务,是伴随着阿里的大生态在发展。公众号、微商、社交电商、私域卖货包括各种微信内的工具和服务,都是围绕微信的大生态在发展,伴随微信的增长而增长,短视频和直播都是围绕抖音和快手的生态在发展。

老胡地盘 发表于 2025-6-29 20:35:18

所以只要我们认准了一个方向后,就直接入驻这些平台里面内去做就好了,伴随着他们一起壮大,我们事情做起来也会很简单和轻很多,因为我们不需要去解决那么多问题,而是专注于解决一个或者几个小问题就行,平台的大船在快速前进,我们就跟着乘风破浪就好。

这点真的是无比重要、无比重要、无比重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为过。

老胡地盘 发表于 2025-6-29 20:35:40

3、纯粹的短视频电商导购是很难做起来的。

这个总结其实也挺有用的,因为我去年就想写一篇关于淘宝短视频相关的一些看法。

我当时和几个朋友交流,其实阿里如果当初看到了短视频和直播的趋势,不应该仅仅在淘内去做这个事情,而是应该弄一个独立的APP来做这个,而这个独立的APP不应该只是购物相关的短视频。

老胡地盘 发表于 2025-6-29 20:35:57

我们来假设下,如果阿里的战略部门在2016年看到短视频和直播的趋势,同时启动两条腿走路,一条就是围绕电商业务开展短视频和直播,另外一条就是单纯的围绕短视频内容这个战略方向来做,比如看到抖音这个APP,马上就让优酷团队也来做个事情,采用腾讯那种多个产品赛马机制,说不定也有机会做起来。
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查看完整版本: 我的十年创业血泪史,给大家一些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