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地盘
发表于 2025-6-29 20:42:58
但是当我决定投入干这个方向的时候,我和他深入的聊了聊,他也非常认同社交代理淘客这个方向,然后就停止了他自己创业项目的探索,我们两个决定一起合伙干这个,然后找投资人谈了下,也是和短视频那次一样,按照2000万的估值出让10%。
老胡地盘
发表于 2025-6-29 20:43:21
还是一样,我们刚开始没有招聘任何员工,就是我们两个在干,他负责产品和技术的开发,我负责其他一切事物,我们从杭州西溪湿地旁边的腾讯众创空间暂时搬到了华星现代产业园,和好省一起联合办公。因为我最早的那个“小群助手”APP的Demo就是在好省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所以这次我们需要从好省的底层架构上面剥离出来。
老胡地盘
发表于 2025-6-29 20:43:48
用了1个多月吧,我们基本就剥离完毕,在此期间我们只招聘了一个财务来负责客服和给用户打款提现的事情。在2018年5月份我们就从华星现代产业园搬回到了腾讯众创,开始了新一轮的招兵买马,很快我们组建了一个10来人的产品和技术团队,对APP进行全新的重构,在2018年8月8日我们正式上线,把之前的“小群助手”APP更名为“兔子优选”。
兔子优选期间我们团建打真人CS
老胡地盘
发表于 2025-6-29 20:44:06
改名并全新重构后的“兔子优选”APP,界面和用户体验基本上和市面上的主流社交代理淘客APP差不多了,那段时间我们发展很块,佣金从几十万变成了上百万只用了2个多月,旗下代理用户也快速到了10万+。
但是很快我们面临的问题也出现了,那就是我们的增长开始出现瓶颈,因为我们最早只是依靠普通的宝妈用户裂变发展起来的,并没有大的KOL和微商团队长加入,同时我们自己刚刚从纯流量玩法切换到这种代理制玩法当中来,对这块的认知还很缺乏。
老胡地盘
发表于 2025-6-29 20:44:28
当时我犯了一个重大的判断错误,那就是认为通过普通人的裂变也可以让用户快速增长起来,因为拼多多就是在微信生态这样干起来的,我们也通过这些普通人的裂变做到了百万佣金和10万+的用户,这些数据也证明了普通人也是可以的。
其实我错了,我把“社交电商”和“社群电商”混为一体了。
老胡地盘
发表于 2025-6-29 20:44:45
拼多多是属于社交电商的玩法,通过拼团+砍价,让C端用户发起裂变推广,但是“社群电商”本质上更加偏重对KOL的运营培训和管理,依靠这些KOL小B在去裂变发展团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运营策略。
前者商业模式简单只需要重视C端裂变即可,而后者商业模式相对复杂些,必须要结合微信群的培训和管理,是微商的那套小B运营逻辑。
老胡地盘
发表于 2025-6-29 20:45:02
那个时候我们虽然搞了很多年电商导购,但是对微商和社群电商这块的认知真的是很少很少,而我还在处于那种原来流量运营的思路里面,希望通过产品上的打磨优化,让C端用户去帮助我们裂变发展,真的是大错特错,这种思路不是不可以,但这应该是小菜,不应该当成主菜。
老胡地盘
发表于 2025-6-29 20:45:19
到了2019年的年中,我们的用户量虽然也做到了50万+,日活也做到了10万+,月佣金破了300万+,但这些增长靠的仍然是之前的那些用户自然裂变的。一直没有找到大的微商团队加入,甚至我也不知道去哪里找到他们,经过朋友的介绍谈了一些微商,但基本上都没有谈成功,她们要不就是没兴趣,要不就是他们不会放弃本身的微商项目,对淘客这个事情基本上觉得赚的太少没意思。
老胡地盘
发表于 2025-6-29 20:45:36
所以我们的发展一直非常缓慢,不知道如何去突破,加上本身我们产品和代理层级设置上慢慢的和市场上的其他家拉开了一些差距,当这些普通用户的资源耗尽后,自然的裂变增长速度也开始慢下来了,同时每个月的各种运营开支不断加大,但是收入却开始不增长了,让我们非常的焦虑。
老胡地盘
发表于 2025-6-29 20:45:55
我们当时和其他社交代理淘客APP的慢慢有了差距,主要表现以下2点:
1、 首先在代理层级设置上,我们当时只有2级,分别是初级用户叫合伙人,高级用户叫团长,但是由于只有2级,我们的代理之间的利益脱节很快就会发生,这点在后续其他的社交电商平台上也经常发生,很多平台也因为这个问题直接搞不下去了。
这个点真的是值得好好说一下,社交电商的代理抽成机制最好在一开始就设置好,否则到后面在来更改会出现很大的不稳定性,会导致大量的代理出走,从而对整个平台形成毁灭性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