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干工地的那些事

3090 3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中国中铁的施工员好像跟别的不一样。早些年中铁是一体承包的,从设计,到下工地绑钢筋搬砖,都是自己上的,后来给劳务分包出去了,施工员变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职位。

一般是些上了年纪,中铁正式员工,但没学历,也没混出个样子,就当个施工员勉强混着。

稍好些的就是部长级施工员,再好些的就是项目副经理,再往上必须要有学历跟证书了,那些从钢筋工干起的,但凡能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基本都是项目经理了。

这些人典型特征就是什么都会,真能下手绑钢筋,开挖机叉车都是基本素质,要不是旋挖钻出了问题要影响进度,我看他们旋挖钻也不是不能开。
ca8ced70-85eb-4ed8-833c-3fc13156ae1d.png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全部评论32

但随着时代发展,在中国中铁,施工员这个职位正在被边缘化,是不可阻挡的边缘化。你想问的施工员,现在正在被技术员顶替。

我那会刚毕业,在青岛修高铁。从底层技术员干起,我们分部的施工范围有14公里长,我干脆住在标尾的搅拌站宿舍里。

项目部给我了辆110排量的小摩托车,我一开始还不敢骑,但没有那个男人能抵挡摩托车的魅力,哪怕是一辆小排量摩托车。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举报

不住在项目部,好处是不用早起点名,但实际上是睡不了懒觉的,工人上班路上就给我打电话,让我报检抄标高验地质。
我连闹钟都不用调,每天准点被工人喊醒。

这里提一下修高铁桥梁的流程,通常都是桩基-承台-墩身-垫石-架梁-桥面系。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举报

从桩基开始,我修过3条高铁,就在青岛这条是需要验地质的,因为一万年前青岛这地方还在海底,地下情况十分复杂。
地下岩石坚硬不说,还容易有溶洞,一旦遇到溶洞,设计方量四十方,100方混凝土下去,一点反应没有,全流进溶洞里了,所以每根基都要验地质。
工人还在上班路上就给我打电话,我迷迷糊糊睡醒,给我的军用水壶灌满提前一夜泡好的茉莉花茶,背上我的技术员背包,滴溜滴溜就滚上了工地。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举报

5# 昨天 12:44 | 查看全部
上工地先摆渣样,渣样就是旋挖钻钻下去,钻出来的泥土,岩石的等残渣,一旦钻出来的东西跟设计勘探图上不符,就得改设计方案,至少要拖半个月。

所以不管钻出什么东西来,我都按着勘探图来摆,这事要有一个度,我干了一阵,才摸清里面门道,知道遇到什么情况必须上报,而一些与勘探图出入不大的,我就按勘探图摆。

这事说起来简单,但其实是我遇到的,第一个学校里不会教的内容,一开始我还担惊受怕,后来越干越熟,钻出来的东西,我看一眼就知道地下情况怎么样。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举报

6# 昨天 12:44 | 查看全部
摆渣样这事又脏又累,但必须得在十点前完成,因为设计院每天十点来验收,设计院一个人一台车,一天要验收全标段200公里长的渣样,在我这里最多停留十五分钟。

我必须得赶在设计院来把所有渣样摆好,然后在骑着我的小摩托在标头等设计院来验地质一开始我战战兢兢,总害怕被设计院看出问题了,约莫过了半个月,我跟设计院的哥们越来越熟

他来了先问我,有没有哪出有问题,我说没问题之后,他就挨个拍照走人。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举报

7# 昨天 12:45 | 查看全部
送走了来勘探的人,工作才刚开始,这时候就要开始给护筒抄标高了。随机捉一名工人,把塔尺给他,让他给我扶尺子,我在骑着摩托车带着他,从头给标高抄到尾,我管辖的区域有三四家施工队,但我只用找一名工人,他们乐意给我面子,不介意是不是帮别家干了点小活。

这个抄标高其实有、累,背个水准仪+到处跑,一边跑一遍算,尽管我干测量有天赋,但这活儿还是给我累得不轻,

后期我成了测量队长,琢磨出一套办法,技术员用水准仪抄标高效率太低了,又低还容易出错,不如让测量员直接用 GPS+测标高,RTK放样对高程控制是最差的,但最差也不会比技术员背个水准仪,找工人扶塔尺测的精度差。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举报

8# 昨天 12:45 | 查看全部
而且这么做是有好处的,但凡在现场干过几年,一定见过,听过,测量员给基位置放偏了的。我亲眼见过三起,所以在桩基开钻下好护筒后,复核护筒是件很必要的事,但实际情况,忙起来根本想不到要复核护筒,施工队就直接开始钻了。等到发现问题,已经无可挽回了

但聪明的我,很快发现了问题的解决办法,就是技术员不去给护筒抄标高,旋挖钻司机就不知道桩基要钻多少米,而护筒的标高让测量员去GPS去测,测得同时,正好可以复核护筒,简直一举两得。这解决办法是有了,但有个关键问题,就是测量员不一定听技术员的,他凭什么给你抄标高!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举报

9# 昨天 12:46 | 查看全部
这里面人际关系占了很大的因素,测量队是整个工程部,乃至整个项目部真正有技术的,测量队长都不一定听你工程部长的话,测量员凭什么听你一个技术员的话?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举报

我当时的人际关系一般,但恰巧那个测量员的技术就是我教的,所以他听我的,愿意给我测护筒标高,并顺便复核护筒位置。这事只需要花费测量员很少的时间,一能节省技术员大量时间精力,二能确保测量结果正确可靠。

好处如此巨大,在当时却依然推行不开,无他,人际关系太复杂了,工程部六十多个人,分了好几派势力,错综复杂。

这事在我成为测量队长后,我的兄弟们都听我的,后来我成了工程部长,整个工程部都听我的,这才推行开来,效果十分显著,可即便如此,也只有在有我的项目才能推行,公司其他项目依然我行我素。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扫一扫访问小程序
获取最新资讯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