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从房地产转行到化学品销售的经历

3048 10
发表于 昨天 18:3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35岁+,10年地产狗,转行回忆最大的变化就是:转行这经历,真好,能让人通透不少。

我在地产行业兜兜转转了10年,从小白销售一路打拼到项目营销负责人。一直到35岁,一直漂泊在浙江省、福建省,没有安定下来。收入还可以,生活比较折腾(因为我是跟着项目走的,一般一个新项目开盘到销售,我最多待两年,我们主要是以卖期房为主,一个楼盘快卖完了,就要转战下个地方了,就这样搬家都搬了不下20次,真的折腾)。
7eaa9ecf-9881-42ba-a08e-1248b1c78e61.png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全部评论10

沙发 昨天 18:34 | 查看全部
以前觉得这样的生活挺好的,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又是一个人,待哪里不是待呢。所以也习惯了。随着年岁渐长,又是家中唯一的孩子,父母开始忍不住催促了,自己身边的同龄人,基本也都结婚生子,就自己还单着。一恍惚,自己已经35岁了,和我朋友相比,她孩子都14岁了。这才觉得,是不是需要改变下了。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举报

板凳 昨天 18:34 | 查看全部
去年,我跨行了。从地产项目营销负责人转行到水处理化学品药剂+的销售,从管理岗重新回到线。到现在,也已经一年4个多月了。今天正好去到外省出差了,这一年半,的确跑了不少地方见了很多不同类型的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来悟”。真心想说,这四句话,说得真好,句句都值得深入体会。在这个阶段,回顾我的转行之路,的确如此。记录下来,算是自己对自己心路历程的一个总结。
4fe305dc-bef7-4676-a6fa-e42e60b3c761.png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举报

地板 昨天 18:35 | 查看全部
感触主要有三点,第1个:同一个项目,在不同阶段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就拿我自己举例子:刚进去这家公司的时候,因为跨行跨专业过大,的确是一头雾水。对这个行业,最初的诉求,就是新人刚入职,需要有业绩及行动在公司能发声,新人的确是需要发声的。哪怕这个业绩不赚钱,甚至稍微亏点钱贴补,也是可以的。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举报

5# 昨天 18:35 | 查看全部
业绩就像是游戏中的一滴滴血,用于存活!当时的自己,就是名种打陌电及网上找线索,重头开始,就是一个新人心态投入,没有方向的时候,那就从自己认为可以的方向先开始。几千个电话下来,有效果,但是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我自己心态还挺好,至少验证了,陌电这一条路,可行性不高。这样的习惯,坚持了好几个月。终于看到一个新项目,可能可以试试,但也只是可能。就这样,自己同直属上级沟通后,坚持投标了。领导也支持!对于新人,新进入一家公司的时候,是有容错率和包容期的,自己得利用好这段时间。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举报

6# 昨天 18:36 | 查看全部
抱着试水的心态,就这么去了。去现场取水样、了解工艺进程、对接人员关系、学习交流重点等等,因为沟通的内容变更了,所以哪怕有销售的经验,但这也只能勉强保证在交流时不紧张,至于沟通内容和重点,就是从零开始学习!初次试水的项目,从没有希望,到可能有点希望,到有希望,到意料之外但情理之中的中标(项目是最低价评标法+,领导给了价格支持,耗时近半年成交的)!新人,总有新人运吧。有了第一个业绩,自己很开心。有业绩,就有项目经历,虽然这个项目不赚钱,但是对自己会有收获。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举报

7# 昨天 18:36 | 查看全部
有项目历练,自己才能更好了解现场运行,把书本知识在实践中校验,毕竟实践出真知。另外,同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哪些是对方关心的点,自己才会更清楚,最终形成真正的经验。近期又投标了一个项目,进展相对OK。感谢前期的经历,让自己再次投标时更从容了些。至少比上一次的投标过程要好。对客沟通时因为有亲身经历的案例,说起来就更生动了。回首来时路,自己更深刻感受到,做事做人两不分离,先把事做好,把人做好,再考虑赚钱很多事情,都需要去经历,现在会很坚定地告诉自己,哪怕A方案不行,也没关系,至少证明了A方案不行,那就果断再试试B方案,经历换经验。
2ea9925a-30f8-4d10-ab95-ed119f9e8034.png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举报

8# 昨天 18:37 | 查看全部
第2个感触:边做边学边改,在事情中成长,是最靠谱且最直接的方法。严谨的人,习惯会做万全的准备,再应战。这是挺好的。但是如果时机不允许,那么边做边学边改,也是可以的。毕竟这个世界没有全才。知识是学不完的,我们对自己的包容度,可以提高一些。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那么先做吧。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自己会的,不一定会教会别人,哪怕同样的内容同一个老师在教,教室里的学生总会有千奇百怪的成长。经历招投标的过程和项目对接的经验也是如此。每个人体会到的细节和重点是不一样的。例如我现在跟单的客户中,有客户在乎脱盐率+,有客户在乎回收率+也有客户这些都不关心,只关心是否符合排放标准+。甚至在同一个项目上,业主方不同的人,关注的重点也不一样。这些和平时公司培训时学习到的,完全不一样。在事情中成长,边做边学边改,我目前认为是最靠谱且最直接的成长方式!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举报

9# 昨天 18:37 | 查看全部
第3个感触:做时间的朋友,拉长维度看事情,注重长期价值,而不再是单线思维。印象深刻的个例子,是我对接的一个客户,他说现场应用后,药剂效果会有层次不齐(合同约定我们只负责供货,不包含技术服务)。这一点,和我们以往的运用结果不一致。为了更好地服务这个客户,我们特地开车6小时,到达客户现场,取水样,同步辅助验证,这个水样在公司保留至今。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举报

10# 昨天 18:37 | 查看全部
每个月,公司技术人员会和客户定点沟通,互通有无。这一趟跟踪下来,辅助业主发现不是药剂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及现场整体操作运行的原因。对此,我们也给了有用的指导建议。在近一年的服务过程中,单纯就这个事情本身而言,我们没有收益,甚至会白白付出很多的时间成本。但是换个角度来讲,客户会对我们更信任。他提高了采购量,甚至会为我们转介绍。做时间的朋友,不追求一时一刻的得失,注重复利价值,拉长维度交朋友,做事情。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扫一扫访问小程序
获取最新资讯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