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良伟 发表于 2025-4-20 16:34:43

父亲对他们说,良伟是第一次出远门,不太懂事,请你们一路多担待和照顾了。

班车于早晨5时半准时开出。看到伤残、羸弱的父亲踉跄地追着渐行渐远的班车喘着粗气向我大声喊道“路上要注意安全,我已给南昌的姑姑联系了,到时她会到车站来接你”时,我的鼻子猛然一酸,眼前一片模糊,不敢回首再看父亲一眼。迈过了高考这座竞争残酷的独木桥,我也就从此告别了家乡。这一走,也就开启了我漫长的军旅生涯,从此家、国有别,忠、孝难全,父母只剩下背影, 故乡再无春秋。

罗良伟 发表于 2025-4-20 16:35:44

9月2日早晨5时半,乘长途班车从赣州汽车站出发后,车上的乘客大部分在车辆的摇晃之中昏昏欲睡过去,而我则瞪大眼睛好奇地注视着窗外。我终于跨出家门去闯荡属于自己的人生,去实现自己小时候的梦想了。

当年我与父亲的留影

罗良伟 发表于 2025-4-20 16:36:03

在家乡生活十九年,我从来没有离开过城区,更不用说去南京那么遥远的地方。对外界的了解,我仅限于阅读邻居徐大爷的那份《参考消息》,只知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精彩,做梦都想出去看看。现在真的要出去了,走进这个未知、浩瀚的世界,开启我崭新的人生,我显得十分亢奋,心中充满了憧憬和梦想。心有希望,必有远芳。

罗良伟 发表于 2025-4-20 16:36:23

赣州至南昌的距离有430公里左右,有相当长的路程是在山区中穿过。当时的路况较差,基本上是狭窄的沙石路面,车辆一过,尘土飞扬。我们乘坐的是车头突出的老旧客车,行驶时速也就在三、四十公里左右。每次爬坡,班车都要使出吃奶的力气,车屁股不时冒出阵阵的黑烟;下坡时,车又像脱缰的野马,怒吼着往下冲,整个车身都跟着摇晃,并发出似乎要散架的声响,让人有坐过山车的感觉。车厢内的座椅由杂木条铺就而成,靠背仅有腰高,长时间乘坐很不舒服。

罗良伟 发表于 2025-4-20 16:36:48

车在山区里行进时,让我感受的不全是摇摇晃晃、惊心动魄,沿途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溪河、原生态的乡村,让我感到心旷神怡,美不胜收。估计是分山到户了,不少村民急于变现,沿途砍伐森林,出售林木的景象比比皆是。

罗良伟 发表于 2025-4-20 16:37:05

越过遂川险峻的山路十八弯,下午1点多,班车停靠在新干路旁,司机和乘务员招呼大家去路对面的新干饭店吃饭。

但人都走光了,就我还呆坐在客车上,一点也不感觉到饿,怕行李丢了,特别是父母给的那三十块钱,所以不敢下车。半个多小时后,大家上车了,又继续上路。过了新干,地势平坦了许多,湖泊也多了起来,路面也好走了。

罗良伟 发表于 2025-4-20 16:37:28

下午6点左右,班车徐徐进入地处南昌市区的省汽车站。大家都蜂拥而出,唯独有我还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从没出过远门的我,对外界有一种天生的恐惧,惧怕外面的世界,惧怕与陌生人打交道(接触),也怕见到素未谋面的南昌姑姑。

我父亲的妹妹、我的南昌姑姑

罗良伟 发表于 2025-4-20 16:37:56

虽说我透过车窗第一眼就发现了车外有位与父亲的相貌有些相像的中年妇女,在她的身旁还站着一位中年男子,他们正朝我这儿不停地张望。我想,这也许就是父亲常提起的南昌的姑姑、姑爷吧。

我把头和身体埋没于车窗之下,直到车上没了其他人影、被司机再三催促,我才战战兢兢地下了车,出现在众人面前。姑姑、姑爷热情地迎了上来。

罗良伟 发表于 2025-4-20 16:38:49

爷爷、奶奶生了七个儿子、三个女儿,南昌的姑姑是最小的女儿。与我父亲感情深厚的姑姑,一出生就抱给别人家作童养媳抚养。1949年,我父亲在家饿得不行了,于是去当兵吃粮。启行那天,年幼的姑姑闻讯后从地处三康庙的婆家追到水西江边,哭着闹着要跟我父亲一块走。

新中国成立后,姑姑与抱养的人家解除了童养关系。15岁那年,也就是1953年,她被招收到江西棉纺织印染厂学徒、工作。我父亲在部队期间,常给她写信,了解情况,回乡探亲途经南昌时,他都会去看望姑姑。

罗良伟 发表于 2025-4-20 16:39:08

今天,我与久闻大名的姑姑、姑爷相认、见面了。他们陪我先去省军区第一招待所向南京炮校的军代表报到,然后领去江西饭店吃饭。

在一间包厢里,姑姑、姑爷点了许多的菜,让我印象深刻的一道菜是整只鸡放在砂锅里煲汤,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到大酒店的包厢吃饭,也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美味的菜肴。
页: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查看完整版本: 回忆我的人生以及在军校的那些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