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良伟 发表于 2025-4-20 17:29:15

翌日(1981年12月30日),因有同学要赶早班车离开南京,我与许明、刘少华、项志祥、林辉、毕见朝、刘冰等六名战友,于凌晨五时离开黄反修同学家(详见《军校毕业在南京度过的最后一夜》一文)。

清晨5点半,乘船过江,人和车不多。隆冬的长江,寒风凛冽,仅有数只叫不出名的飞禽在江面上飞翔,数艘大小不一的船在江中游曳。

也许该说的昨晚都说了,互赠的昨天都送了,真到了分别的时候,大家都眺望远方,缄默不言。

早晨6点,从中山码头进入市区,大家依次惜别,各奔东西。

当年在南京炮校的留影

罗良伟 发表于 2025-4-20 17:29:46

我购买的车票是今天下午4时40分前往上海的305次沪宁快客列车。之所以订这个时间段的票,主要考虑离开南京时,战友之间可能会有许多的告别和活动,会有许多的羁绊和耽误。谁知分别真的降临却如此地简单明了,悄无声息,没等反应过来,就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在凄风雨雪中,茕茕孑立,孑孓而行的我,一手挽着军棉上衣,一手提着行李,背上背着用军用雨衣罩着的背包(里面是军用棉被、被褥等物品),在尚有些冷清的南京街头,举目四望,有些茫然不知所措。

南京中山路。补拍于2021年5月

罗良伟 发表于 2025-4-20 17:30:18

毕业的喜悦和分别涌上的激情已被眼前的孤独、寂寞所淹没,现距我乘车离开南京还有七八个小时,该去何处暂时栖身,打发这漫长的时光?

在南京多年,除军校的战友同学,我仅认识几位在南京高校读书的家乡同学。战友已经远去,今天是星期二,是人们上班、上学的日子,何处能容我暂栖?又有谁会接纳?

2021年5月,我偕妻子自驾赴南京寻旧,返程时途经南京中山路截图的

罗良伟 发表于 2025-4-20 17:30:58

坐上5路公共汽车在市区漫无目的地穿梭,车中寥寥数人,由于太冷,或许太早,大家都眺望窗外缄默不言。

到解放路,我换上17路公交车,想去明故宫看看。到南京多年,一直想去,一直没有去成。趁这个空当,既可了却心愿,又能打发漫长、无聊的候车时间。

经过午朝门时,透过车窗和晨雾,看到大街对面有一所高校的大门,等我看清校名,才想起有一位高中的同学就在这儿就读。

透过车窗和晨雾,看到大街对面有一所高校的大门,等我看清校名,才想起有一位高中的同学就在这儿就读(补拍于2021年5月)

罗良伟 发表于 2025-4-20 17:31:16

现在时间尚早,估计明故宫博物馆还没有开馆,心想何不厚起脸皮先去同学那儿打扰、偏栖一番。于是,我在午朝门下了车。

记得我第一次来这所高校是今年(1981年)的11月1日,也是我军校毕业的前夕。当时在军校战友的鼓动和怂恿下,我在南京走访了在高校读书的几位家乡学友。这些家乡同学,家庭条件比较好,个人也十分优秀,都在南京重点本科院校学习。我这个军校大专生在他们面前感到有些压力感。在苦难中长大、表面清高、自傲的我,很少与家庭条件好、比我优秀的同学来往,以免产生卑微感。来南京上学二年多,若没有战友的鼓动、怂恿和陪同,打死也不会想去走访这些老乡同学,以免自讨没趣。

去的那天,我们在中山路下车,走访的第一位老乡同学就是在这所高校就读。

罗良伟 发表于 2025-4-20 17:31:44

按照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洛钦斯的(Lochins)“首因效应”(“先入为主”)说法,这位同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第一印象也许会随着之后的相处而改变,但很难改变,因为潜意识里第一印象占据了主导地位。

当年在南京读书的三中同学与我的书信

罗良伟 发表于 2025-4-20 17:32:19

外出求学,除了军校和战友,我基本上与世隔绝,缺乏与外界交往的能力和心理准备。虽说经历了军校艰苦的磨砺,面对隆隆的炮声、嗖嗖的枪响,早已不再畏惧,但在这些家乡同学面前,我仍会流露出胆怯和紧张,浑身上下抑不止地颤抖,说话也不流利了。与他们相见一场,他们长什么样,有什么表情,我都没有看清楚,他们说了什么,我都忘记了。

当年在南京读书的高中(3)班同学裴中与我的书信

罗良伟 发表于 2025-4-20 17:32:44

今天再去,我仍感怯场,双腿像拴了铅球,感觉十分沉重,生怕同学上课没空,生怕被她拒绝,更怕看到她居高临下的脸色,但不去,一时又没地方可呆、可去。边往校园走,我心里边打鼓,此时倒希望被学校门卫拦下,阻止进入。但门卫对我十分友善,问也没问,拦也不拦,竟让我畅通无阻了。

罗良伟 发表于 2025-4-20 17:33:19

进入校园,我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寻,既感到新鲜,又忐忑不安。走到学校一座老旧的礼堂前停止了脚步,举目张望,不知该往哪儿走?因为我仅记得老乡同学的通讯地址和她寝室的楼栋号,校园这么大,在哪个方向、哪个角落,我记不太清楚了。

当年老乡同学在南京就读的大学。补拍于2021年5月

罗良伟 发表于 2025-4-20 17:34:00

清晨的校园,人来人往,学子们挎着书包、夹着书本,吃着早点、喝着豆浆,快捷地从我身边走过,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青春的自信和被书本熏陶过的印迹。

身着绿军装、手提行李、背着行军包的我,此时像极了一位刚从部队退伍或在外面执行完任务归队的士兵,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显得十分扎眼,他们与我擦肩而过时,都会情不自禁地扭头瞟上我一眼,质朴的眼神充满着友善、好奇和疑虑……

老乡同学曾经就读的校园(补拍于2021年5月)
页: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查看完整版本: 回忆我的人生以及在军校的那些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