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良伟
发表于 2025-4-20 17:16:57
到下半夜,大家都累了,困了,便在黄反修同学家对付了一宵。我与刘冰、黄反修睡在阁楼上,许明、项志祥在楼下一个房间,林辉、刘少华、毕见朝在另一个房间休息。
第二天(12月30日)凌晨,大家早早起来,在中山码头一一挥泪惜别,相互赠言。
其实在每一个背影,都会有一段目送,但并不是每个背影都有归期。这一别,有的战友从此再没相见,有的四十年后才见上一面。
图为黄反修同学在老山前线参战的证书
罗良伟
发表于 2025-4-20 17:17:35
黄反修同学到兰州军区不久,就奔赴云南老山前线。他在那儿浴血奋战了三个春秋,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自己生命和军旅生涯当中最美、最壮丽的乐章。
黄反修同学(中间)与李晓波(右一)等战友在老山前线的留影
同时,黄反修在战场上也收获了一份真挚、美好的爱情。他与从兰州军区军医学校毕业来到老山前线实习的李晓波在火线中相识、相爱,最终喜结良缘。
罗良伟
发表于 2025-4-20 17:19:24
延伸阅读:这是我2024年撰写的札记《战地黄花分外香——记“老山战场女神”李晓波》
这是抖音名为《南山馄饨》网页上发表的一张反映当年老山前线作战的图片。
图片右边第一位女兵是被老山前线干部战士誉为“战场女神”的李晓波
战友告诉我,这张图片的拍摄时间是1986年10月19日,当时兰州军区“三八女子火线救护队”参加六十一师一八二团三营九连在老山前线出击拔点作战前誓师大会时为即将出发的勇士壮行的场面。女兵们用托盘端着一杯杯白酒和一朵朵大红花,由部队的最高军、政首长亲自送给每一位即将出发的勇士壮行。
罗良伟
发表于 2025-4-20 17:20:38
据悉,当年47军率部队在云南老山前线时,为给出行作战的勇士壮行,把文山市的茅台酒全部买光了。许多勇士平生没喝过一口酒,但出发前,都一饮而尽。战后,许多勇士血洒战场,永远“留”在了南疆这片热土。
战友说,图片右边第一位女兵是被老山前线干部战士誉为“战场女神”的李晓波,也就是我的南京炮校同学黄反修战友在老山前线邂逅的亲密战友。
图为2021年6月,我偕妻子重返南京炮校,特意去南京走访了在那儿工作生活的黄反修和他的妻子李晓波。
罗良伟
发表于 2025-4-20 17:20:55
提及李晓波,我并不陌生。2021年6月,我偕妻子重返南京炮校,特意去南京走访了在那儿工作生活的黄反修和他的妻子李晓波。
每个人都有青春,每个青春都有故事。在历史的天空下,每一张泛黄的老照片都隐藏和演绎着一段动人的故事。
罗良伟
发表于 2025-4-20 17:21:12
李晓波出生于干部家庭,家庭条件优越。参军后,她在兰州军区第六医院任卫生员。一九八三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兰州军区卫生学校护士队。毕业时,闻讯兰州军区第47军将率139师、61师等部队奔赴云南老山前线参战,急需战场医务人员,于是她主动放弃留在驻大城市部队医院的工作机会,立即向组织申报,强烈要求跟随部队上云南前线,去经受血与火的考验,为祖国和人民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
罗良伟
发表于 2025-4-20 17:21:38
一九八五年秋,李晓波如愿来到了云南文山老山前线战地医疗包扎所。作为兰州军区“三八女子火线救护队”一员,她与姐妹们冒着枪林弹雨,不怕艰难,不畏牺牲,奋不顾身地抢救战伤战友;深入泥泞、危险、崎岖的战壕和低矮、潮湿、蚊虫遍布的猫耳洞,给前方的战友治伤(病)送药,并与他们共生入死。为减轻伤病官兵的痛苦,她和妹妹们一起亲自给他们调理伙食、清洗伤口、书写家信、排忧解难,表演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为此,她被老山前线的干部战士称誉为“老山前线的战地女神”。
时任某连长的黄反修与来老山前线实习的李晓波在老山前线的留影
罗良伟
发表于 2025-4-20 17:22:49
在战火纷飞的老山前线,李晓波遇到了我的南京炮校同学、年仅22岁就任战斗连队连长的黄反修战友。
黄反修战友的参战证书
当时,黄反修正率领连队在老山前线进行炮战。在炮火硝烟中,李晓波与黄反修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也演绎出了一段战地爱情佳话。
罗良伟
发表于 2025-4-20 17:23:10
当时,时任连长的黄反修,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率连队官兵下山运送补给上去,每次经过李晓波所在的救护所时,他们都会进去看望和慰问因受伤正在那儿救治的战友。就这样,他与李晓波认识了。黄反修20出头就当了连长,而且英武帅气,让救护所的医务人员赞不绝口,暗生爱恋。听说,黄反修还没有对像,有一次李晓波拦住前来救护所看望战友的黄反修,她说,黄连长,给你介绍一个对象好不好?黄反修以为她是开玩笑,便笑道,行啊,你想介绍哪一个?李晓波便羞红着脸说,你看我行不行?
战后,一身伤痛、荣立战功、载誉归来的李晓波,全票当选为兰州市第一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军队代表。
罗良伟
发表于 2025-4-20 17:23:30
细读历史,我们会发现,总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心怀大志,目标清晰,不为名利所诱惑,亦不为潮流所裹挟,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视为自己的最高准则,把报效祖国和人民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始终走在时代和众生的前列,并以任劳任怨、甘于奉献、一往无前的精神展现出他们与众不同和不朽的一面。他们是国家需要、民族有难时率先作出牺牲的一个特殊群体。当年的军人,当年的李晓波也许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群体的一员。
人生虽说漫长,但值得留恋和言说的加到一起也不过几个瞬间。李晓波在大美年华做出的这个选择和决定,值得她一生回味和留念,也值得我们永远的敬佩和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