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良伟
发表于 2025-4-20 17:38:43
她一声不吭地把冷透了的早餐端出去倒掉。寒风随着她的进出,强劲地灌入,我连打了几个寒战。
她说:看你穿得这么少,我都感到冷,还是把棉衣穿上吧。
我说:不用,在室内穿多了,等会儿走出室外,温差太大,反而不好。前几天那么冷我都扛过来了。
她问:你穿得都是部队发的吧?
我说:是的
她问:发大衣吗?
我说:长江以北的才有。我们学校在长江以南。
她看到我放在板凳上的行军背包说:这么薄的被子晚上盖着不冷吗?
我说:哪有不冷的?但我们年轻可以扛得住。再说当兵的,什么样的环境和条件都要能够适应。
她说:你的身体看上去怎么这么单薄?(曾不止一人对我说过这话。多年之后,我的女友第一次见我,别的没问,就说我瘦得像个肝炎病患者。坦率地说,从军校锤炼出来,没有一个是胖的)
罗良伟
发表于 2025-4-20 17:39:01
我回道:瘦是瘦,但身体没毛病。在军校跑一万米,考核时间是48分钟,有些身体看上去比我壮实的战友还没跑下来,而我跑了下来,还提前了几分钟。
她“噢”了一声,然后问:你是不是有内力?
我说:从小吃苦长大,生命的韧性强,特别是在马扎巷小学读书的时候,天天下河捡柴、挑水。
她说:哦,我也在马扎巷小学读的书,怎么没听说过你?
我说:你哪能听说过我,你们家住在行政公署小区,我们家住在马扎巷贫民区,都不在一个层面上。
她看着我,缄默不言。
罗良伟
发表于 2025-4-20 17:39:55
我说:在马扎巷读书时,与王琴、胡文杰、杜荣芳、马民江、王英等同过班,你知道李恒吗?
她说:住在革命路(现在的赣南路)口子上的那个?
我说:是的,读过《你知道李恒吗》这篇文章吗?
不知她是否真的读过还是为了咐和我,她说:好像读过。
我有些得意地说:那是我在小学四年级写的。学校把它作为范文,抄在学校的黑板报上供大家学习。
你写的?她笑了笑。看她的眼神,好像还有些不太相信。
我说:你知道王琴吗?
她说:她家与我家在行署小区同住一栋楼,她家住二楼,我家住一楼。
图为南京的老乡同学和我的小学同学王琴的家就曾住在这栋楼房里。补拍于2022年
罗良伟
发表于 2025-4-20 17:40:18
我说:她是我的启蒙老师,是她唤起了我从小喜欢读书的热情。她现在哪?
她说:好像在二轻商业局上班。
我说:还有胡小兰
她问:哪个胡小兰?
我说:住革命路中段,吴光亮家附近的。
她说:哦,她叫张小兰。
之后,我谈起几年的军校生活;谈起昨天军校毕业、昨晚过长江去同学家相聚、今早与同学辞别的心境;谈起与她熟知的中学时代的人与事,最后还谈到自己的梦想和打算……
罗良伟
发表于 2025-4-20 17:40:36
平时沉默寡言,不爱说话的我,今天不知为何,在老乡同学面前咶咶而谈起来,把几年想说的、没说过的话都说了出来。不知不觉聊到了中午。
听到楼道里热闹起来,估计是学友们下课回来了。该是离开的时候了。我起身拿起背包和行李向老乡同学告辞,老乡同学扯住我的背包说:到吃饭的时候了,吃了再走。
拗不过老乡同学的热情,我只好留下。
罗良伟
发表于 2025-4-20 17:41:46
老乡同学与同寝室的学友拿着饭票和饭盒去食堂打饭,我坐在寝室无聊地翻阅书桌上的书籍,翻到她们今天学的《政治经济学》,见书的屝页上写的是蒋学模主编。
当年老乡同学曾经读过的《政治经济学》课本
见此,我便想起曾看过的大仲马写的《基度山伯爵》丛书,那书的屝页上写的也是蒋学模译。心想,这两本书上的蒋学模会不会是同一个人?如果是,那跨界就太大了。
当年我阅读并珍藏的《基度山伯爵》丛书
罗良伟
发表于 2025-4-20 17:42:08
正在翻阅和忖思着,老乡同学打饭菜回来了,她给了我一份,里面有包菜炒肉、芹菜炒肉、笋炒肉、黄豆红烧瘦肉、素炒白菜等,估计老乡同学为招待我,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我一见便嚷了起来:这么多,怎么吃得完?
她笑道:说哪里的话,我都吃这么多,你还吃不掉,岂不笑话。好不容易来一次,多吃一点。
罗良伟
发表于 2025-4-20 17:42:45
由于饭菜实在太多,我仅吃了一半,怕浪费,起身就往她碗里匀些过去。
她忙用手掩住自己的饭碗笑道:不要倒,不要倒,吃多少算多少。饭量怎么这么小,还没有我吃得多?都要下部队带兵的人了,要多吃一些。
同寝室的学友见我们这样,忍不住地“哈哈”大笑起来。
图为当年我记录的与老乡同学会面札记
罗良伟
发表于 2025-4-20 17:43:16
为不负老乡同学的盛情,看来我只能硬撑了。老乡同学的这顿饭,让我铭记了一辈子。后来尝过了无数山珍海味,却再也吃不出当年的那种感觉和美味了。
下午2时半,我起身离开。趁老乡同学不注意,在她那本《政治经济学》课本里夹带了一个放有三十元钱(相当于我军校毕业提干时半个月的工资)、三十斤全国粮票并写有几句感谢短语的纸包,以表达我对她的感激之情。
老乡同学穿上厚厚的棉衣,送我去校门口的公交站台坐车。
老乡同学曾经就读的学校附近景色。补拍于2021年5月
罗良伟
发表于 2025-4-20 17:43:34
外面下着雨雪、刮着刺骨的寒风,校园道路两旁高大的梧桐树被严寒摧残得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我们小心翼翼地行走在铺有积雪的人行道上,可以听到“咔嚓、咔嚓”的踩踏声。她看我提行李、背背包,还打着雨伞,便说:我来帮你拿些。
我忙回绝道:不用,能拿得了。
她说:我的劲比你大,客气什么。没等说完,她就一把抢过我手中的提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