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罗良伟

回忆我的人生以及在军校的那些日子

[复制链接]

2

主题

533

回帖

1101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01
 楼主| 发表于 2025-4-20 15:5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没钱,也心疼钱的我,从没吃过一碗那儿的凉粉。渴了,就喝东河里的水或单位上的自来水。看到工友们在桥头豪喝、爽吃凉粉,有时我会想,等有钱了,一定要像他们那样好好地喝上几碗,直到肚皮撑不下为止。若干年以后,等我有了条件,却没这个心思和食欲。直到现在,东河北桥头的凉粉、凉茶摊虽说还在,但我从来没光顾过。

拉板车的体力消耗大,食量也大,我每餐一口气可以干完一斤多的大米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33

回帖

1101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01
 楼主| 发表于 2025-4-20 15:5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拉了一个多月的板车,付出了极大的辛苦,但与报酬极不匹配,由于工头的克扣,我只赚了三十块钱,平均每天不到一块钱,一想到血汗和辛苦让人剥削、被人低廉,我就气愤,但也没办法,只坚定了我要想方设法改变自己命运的梦想。拉板车挣的三十块钱工钱,用几块钱买了一条长裤,其他的交给父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33

回帖

1101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01
 楼主| 发表于 2025-4-20 15:5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暑假结束,我上高一了。这年(1977年)我17岁,“文革”结束、全国恢复高考了。赣州三中为应对高考,提高升学率,从拟上高一(当时8个班)数百名学生中挑选了百名左右学习成绩靠前的学生组成两个高一重点班(3、5班),也就是当时赣州三中的“老虎班”。“矮子里面拔将军”,我忝列其中,并分在高一(5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33

回帖

1101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01
 楼主| 发表于 2025-4-20 15:5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学报名时,老师和同学们见到我,神情都有些惊诧。因为经过一个夏天拉板车的强晒和劳作,我的皮肤晒成了褐黑色,面容和神态有了极大变化,活脱脱地有了板车夫的雏形,他们差点认不出我来了。但就是这一个多月的高强度劳作,让我的体质健壮不少,生命的韧性增强很多,为后来的高二拼命地熬夜、苦读、冲刺高考打下了过硬的身体和精神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33

回帖

1101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01
 楼主| 发表于 2025-4-20 15: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进入中学,男、女同学不再同桌,大家也到情窦初开的萌芽期。女同学发育得早一些,女性特征渐显。男同学开始对女同学有了好奇、关注。班上大凡长好看一点的女同学,基本上被男同学暗中取了“雅号”,有的私底下戏称为自己的梦中女友。

上学、放学或上、下晚自习时,男同学会跟在女同学后面打趣、起哄、叫“雅号”,女同学一旦回头,男同学便做鬼脸,一哄而散。有的男同学甚至躲在古城墙的角落,专等心仪的女生出现,一旦看见,便大喊她的名字。这样的事多了,女同学便向老师告状,老师一时难以查明,便在班上反复强调这种言行万万不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33

回帖

1101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01
 楼主| 发表于 2025-4-20 15:53: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初二时,班上有两位女同学相貌出众,也就是我们的班花,一个姓冯,叫冯章桃;一个姓何,叫何薇。小冯身材高挑,体态轻盈,气质不错;小何小巧玲珑,含笑带俏,很有女孩韵味。喜欢她们的男同学不少,有空便津津乐道有关她们的趣闻轶事和一举一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33

回帖

1101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01
 楼主| 发表于 2025-4-20 15: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班上有位相貌英俊、人高马大的男同学暗慕小巧玲珑、含笑带俏的小何,上学或放学经过地处尚书街的小何家楼下时,便会大声叫喊她的名字,之后又逃之夭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33

回帖

1101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01
 楼主| 发表于 2025-4-20 15: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的“的确良”是市面上并不多见的名贵布料,家住南京路的小冯也拥有一件白色的,她穿上后身材更显婀娜多姿,特别是里面的身材若隐若现,引来众多男同学的尖叫和喜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33

回帖

1101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01
 楼主| 发表于 2025-4-20 15:5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到了高中,我遇见了更多既文雅又有气质的女同学。这些同学的父母多在院校和科研机构工作。在长期的文化浸润、熏陶和良好的家庭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同学,举手投足,言谈举止间都有家庭文化积攒下来的涵养和底蕴,气质和神态都让人感到格外的优雅、清高、耐看。在我心目中,所谓的美女不过如此。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高中的同班同学小苏。在我心目中,她犹如天使,可望而不可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33

回帖

1101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01
 楼主| 发表于 2025-4-20 15: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苏的家在离赣州三中三四公里远的城郊,其父母在一所弟子学校工作,父亲是校长兼化学老师,母亲担任体育老师。这样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相貌和气质都大不一样。

小苏原是父母单位子弟学校品学兼优的学生。上高一时,父母为让她接受更好的教育,通过运作,把她转到了赣州三中学习。由于家离上学的地方有些远,有些僻,每天她很早就要从家里出发(步行),走过城郊的乡间小道、迈过西门津的古浮桥,穿过西津门,翻越古城墙、蹚过壕塘,费时一小时左右才能抵达学校。这么远的距离和复杂的线路,不知每天的晚自习后她是否还要摸黑返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