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罗良伟

回忆我的人生以及在军校的那些日子

[复制链接]

2

主题

533

回帖

1101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01
 楼主| 发表于 2025-4-20 18:5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到达接兵点,我们刚放下行装,就涌来了一批又一批前来打听接兵消息的当地百姓。从他们对参军那种虔诚、渴望的目光,不难感受到老区人民对解放军的信任和崇敬,对想通过参军入伍改变个人命运的渴望和追求,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和羡慕。

我的第一站是武胜县的万善公社(后改为乡)。公社武装部部长樊成文是50年代入伍的老兵,他热情地接待了我,并把我安排在公社百货大楼的三楼招待所住宿。
1745146689946.jpg
图为当年我在南充地区武胜县万善区供销社大楼前的留影。为显得有文化,戴了一副眼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33

回帖

1101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01
 楼主| 发表于 2025-4-20 19: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招待所住着供销社两位女工作人员。其中一位叫雷秀琼(恕我称之为“雷姐”),二十出头,嫁给了在西藏军区服役的军人,并有了一个不满一岁的男孩。她携孩子与母亲住在四楼的一间客房里。听雷姐说,丈夫与她结婚度完蜜月就回了部队。他们那儿要二年才能回乡探一次亲。现在孩子都一岁了还没有见过他这个做父亲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33

回帖

1101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01
 楼主| 发表于 2025-4-20 19: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另一位女工作人员也二十出头,其丈夫也在西藏军区当兵服役,尚没有孩子,她住在二楼的一间客房里。

当年我22岁,尚不了解军地分居的苦楚和不便,听过她们的诉说,便大言不惭地说了些苦尽甘来之类的安慰和勉励之言。

招待所的楼下是公社供销社的百货商店,除了出售百货用品外,还设有农具、化肥、农药、种子等柜台。很少见乡镇百货商店的规模有这么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33

回帖

1101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01
 楼主| 发表于 2025-4-20 19: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录放音机是一个新生事物,是时髦生活的象征,百货商店拥有一台,整天播放着苏小明的军港之夜等歌星、歌曲,而且音量开得很大,老远就能听见。
1745146858006.jpg
当年我与一块去接兵的战友在南充地区的合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33

回帖

1101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01
 楼主| 发表于 2025-4-20 19: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茶余饭后,见百货商店内有一个新华书店代销点,我问柜台前的一位年轻的女服务员:能不能借本书回去看看?服务员看了看我,又听说我是来这儿接兵的,没多说什么便从书堆中抽了一本给我。我接过一看,是张恨水写的《啼笑姻缘》。

我边翻阅书籍边漫不经心地向她询问图书的种类和经营情况。此时雷姐过来,指着给我书的年轻女服务员笑道:这是我们供销社李主任的女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33

回帖

1101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01
 楼主| 发表于 2025-4-20 19: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听雷姐这么一说,我抬头打量了年轻女服务员一番:大大的丹凤眼,一闪一闪,非常有神韵,身材丰而不露、修长有度,白嫩娇美的脸庞有股神圣不可侵犯的神态。

雷姐继续说,她叫李慧(几十年过去,不知我有没有记错这位姑娘的名字)

我笑问雷姐:当地的女孩都像她这么漂亮吗?

雷姐笑道:你难道就没有听说过“少不入川,老不入广”这话吗?咱们这儿的女娃子漂亮得自古出名。

李慧听了我们的对话,又见我还在看她,便捂着嘴,扭开脸,羞涩地笑了笑。
1745146934339.jpg
图为接兵回来后,补写接兵札记时给万善供销社小李的随笔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33

回帖

1101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01
 楼主| 发表于 2025-4-20 19: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百货商店对面有条街,既是该镇的主要交通要道,又是当地农副产品交易集散街,常有附近的乡民在路边摆卖自产的农副产品,我有心地询问了一下物价:土鸡0.95元一斤,黄鳝0.6元一斤,排骨、大骨0.5元一斤……,但光顾者稀少。

万善公社社部建立在百货大楼上面的一个山坡上,去社部必须登几十级石梯,但每上十多级台阶便建有一个缓冲的平台。一天晚上,我从公社看完资料出来,外面是伸手不见五指,仅凭感觉一步一个脚印地下石梯,在还剩几级时,因思想开小差,以为到了平地,一脚踏空,滚了下去,幸亏当年年轻敏捷,及时止损,没有伤到筋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33

回帖

1101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01
 楼主| 发表于 2025-4-20 19: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万善公社的日子里,我的一天三餐,是自个掏钱到街上一家饮食店解决,其中中餐和晚餐是每顿花费五角钱,点一个荤菜,来一碗米饭。当地人认为吃猪下水、猪骨头划不来,二、三角钱一斤也没有人买。接兵期间,我单独下馆子,花三角钱可来一盘辣子炒猪腰花或仔鸡,五分钱来一碗排骨汤,再加上五分钱的米饭,就可以饱餐一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33

回帖

1101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01
 楼主| 发表于 2025-4-20 19:03: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严把兵源质量关,我在当地武装部同志的陪同下,跋山涉水,一家一家地走访征集对象,由于他们都住在山区,交通不便,往返要很长时间。每到一处,人们都用高粱酒和油炸蚕蛹热情地款待我们。武装部的同志告诉我,到南充、入民家,这酒是不能不喝的,一是喝酒可以驱除因天气多阴、多雨带来的寒气,二是进门喝酒是南充自古以来形成的民俗。喝得多寡代表着你对主人的尊重程度。为入乡随俗,我这个从不喝酒,也不胜酒力的壮小伙只好斗着胆,硬着头皮端着碗干,竟然也醉了好几回。
1745147016534.jpg
我保存的当年南充地区部分应征青年的体检情况。从表中可知,普遍身材不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33

回帖

1101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01
 楼主| 发表于 2025-4-20 19: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每次吃饭,主人都主动上前给我添饭。见饭中混有红薯的皮,当时颇有些不解,又不便过问。趁他们不备,我自己去添饭,才发现蒸笼里的米饭上面铺盖着一层厚厚的红薯。原来他们一日三餐基本上以红薯为主食,很少吃米饭,只有来客了,才会蒸一笼米饭。让我十分感动,又感内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