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5-4-20 19: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天,受许营长之托,我到乡武装部查阅了淡以兴孙子的应征档案。其孙子的文化身高、体重、政审基本合格。但他们乡报名参军的人数超出应征入伍的人数很多。如果择优录取的话,竞争压力很大。武装部的同志说,老人多次说要找部队同志把他家里的情况反映反映。据说,老人把孙子参军的希望寄托在广州军区接兵的同志身上,一是邓小平同志“文革”时在南方待的时间长,他们给予照顾的可能性大,二是南方气候好,生活条件好,孙子能很快适应。
从乡武装部回来后,我把有关情况向许营长作了汇报。许营长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吭,烟是一支接着一支地抽。整个晚上见许营长在床上辗转反侧,听到床板吱吱呀呀地响个不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