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普通本科不甘心四次考公终上岸

43947 15
发表于 2025-9-29 17:38:3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先说自己,从小到大不爱学习,勉强上了个本科学校,毕业后就在青岛和广州私企工作,后面就疫情了,口罩结束后开启考公之路,四次考公,前两年在家备考,后两年边工作边考,31岁上岸,上岸分数行测68.1,申论78.5,面试84.8,最后成绩77.9。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全部评论15

沙发 2025-9-29 17:38:54 | 查看全部
第一次考公只复习了一个月多月,也就是从报名后开始复习,只大概了解了一个考试内容就上考场了,考试时我是按照从前往后顺序答题的,考完后我就发现根本答不完,所以就改变了答题顺序,从网上搜了别人的答题顺序,发现都是从资料分析开始,我尝试了几次,发现了最适合自己的答题顺序(资料—定义—图推—类比—加强削弱—中心理解—词语填空—常识—数量),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熟练程度调整答题顺序。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举报

板凳 2025-9-29 17:39:19 | 查看全部
行测,资料分析我感觉一定要先做,首先考场上高压状态下,资料先做可以最大限度确保正确率,放中间或后面,我都感觉心慌的根本静不下心计算。其次,资料分析也是学习的重点,因为最容易保证正确率。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举报

地板 2025-9-29 17:39:36 | 查看全部
资料分析的学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快速识别计算的类型,比如是求增长率还是两期比重等等,快速形成公式,二是提高计算速度。要大量的练题,可以分类练习,前期追求公式的正确性,后期慢慢追求计算速度,在前期也可以在列出公式后逐渐养成一两种提高计算的技巧。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举报

5# 2025-9-29 17:40:05 | 查看全部
这些网上b站等都可以搜索,看自己适合哪种。(我自己来说,只用了一个计算,截位直除,而且我一般只截位除数,被除数保留原数字,这样计算是慢了些,但通过练习也可以提高速度,因为我比较笨,其他方法学不会)。资料分析用20到25分钟,正确率达到95%,就可以了。我自己基本可以达到满分。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举报

6# 2025-9-29 17:41:03 | 查看全部
然后就是逻辑,逻辑里面定义是比较简单的,就不详细说了,这就是个理解题。然后就是类比,这块就是要理解本质,比如是矛盾、并列、交叉等关系要熟知,练习的时候也是慢慢分析他的关系,一定要在练习时写出它的关系,养成习惯,不要凭感觉。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举报

7# 2025-9-29 17:41:22 | 查看全部
然后就是图推,跟类比一样,不断积累本质关系,这个需要每天练习,尤其考前两个月,需要每天都练习,养成一眼识别的能力,答题时五分钟时间,能答多少答多少,不要纠结,后续所有题答完后有时间再回顾。然后就是加强削弱,这一块比较难,其实加强还好点,削弱是有点难,这个多看老师的吧,我比较推荐花生,我反正也只看了这一个老师,挺容易理解的。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举报

8# 2025-9-29 17:41:40 | 查看全部
之后就是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一块比较费时间,阅读量比较大。我是先做片段阅读,也就是中心理解题,网上多搜搜技巧。然后就是语句表达,也就是语句排序和语句填空,这块题量很少,平时练习也比较简单,不说了。最后就是词语填空,没啥,大量练习,这是我的短板,至于是否跟老师,我个人认为没啥用,反正我学了后到不会答题了,所以我还是通过积累和凭感觉。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举报

9# 2025-9-29 17:41:56 | 查看全部
最后就是常识和数量,常识就跟个人平时的积累有关了,这个积累不是能通过考前哪怕一两年时间能积累的,我感觉这跟从小到大的学习积累有关,反正我不会,就凭感觉蒙。数量的话是可以通过学习提高成绩的,至少可以达到50%—70%,但我每次都没时间做,所以靠蒙。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举报

10# 2025-9-29 17:42:12 | 查看全部
现在新增的政治理论,其实不难,刚开始实行,对错比较明显,后面不知道会怎么样,多积累的,最起码这比常识好学多了。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暂小推换一批
扫一扫访问小程序
获取最新资讯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