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记录这些年在科研路上的点点滴滴

3051 38
发表于 9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最近教职面试终于告一段落,原本计划和两个好兄弟(启航和策元)一起roadtrip好好放松,没想到出发第二天就被寒风撂倒,高烧不退的流感让我不得不提前结束行程,独自飞回湾区的家中休养。病中卧床的日子,虽然浑身乏力,却总想做点有意义的事,于是决定提笔在隐暂社区记录这些年在科研路上的点点滴滴——那些走过的弯路、结识的挚友、难忘的经历。

ef2aac00-9b91-40ba-b5e2-89b099531fa8.png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全部评论38

沙发 9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1. 起步: 浙大-UCSD。我的科研起步应该是在大二,当时浙大有个很火的机器人比赛叫"中控杯"。受工高班学长学姐的影响,我也找了两个队友一起参赛。那时我觉得自己编程还不错,就找了两个好朋友分别负责电路和机械,我自己搞视觉识别这块。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举报

板凳 9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事实证明,我选队友的眼光极好,这两个队友多年以后在集成电路(严哲雨)和机器人方向(纪佳林)都做的风生水起。但当时因为队友身体原因,导致比赛结果不尽人意。不过这倒是点燃了我对计算机视觉的热情。在这个比赛过程中,我对传统的视觉处理算法有了一些简单的认知,当时抱着一本《opencv入门》的书翻来覆去的看,还看了很多浅墨大神(QianMo)的博客里的文章(R.I.P)。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举报

地板 9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到现在都记得自己第一次用OpenCV实现乒乓球检测功能时的兴奋——虽然现在回头看那个基于特征匹配的demo简直幼稚,但当时的成就感到现在都忘不了,甚至比我后来发任何论文时都要强烈。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举报

5# 9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我当时有幸入选了浙江大学的工高班,这个班的科研氛围非常好。在与我的工高班组爸(彭思达)以及组爸的组爸(张国栋)多次交流后,他们都建议我在浙大校内找一个实验室,接受更正规的科研训练。于是,我和我的好朋友王泰一起加入了廖子承老师的实验室,开始了我的科研训练。在这里,我遇到了我科研生涯中的启蒙者——程乐超学长。廖老师当时把我安排在乐超学长座位旁边,让我可以随时向他请教问题。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举报

6# 9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乐超学长为我规划了学习内容,布置了许多需要复现的论文。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到自己的科研能力有了飞速的提升。不过因为种种原因,我最终没能和乐超学长正式合作完成一篇论文。转眼到了大二上学期末。那时我一直有出国交流的想法,便和泰哥、乐超学长聊了聊,觉得可以尝试申请美国的暑期科研项目。因为当时还没有什么论文发表,自觉竞争力不足,申请初期发出的很多邮件也都石沉大海。过年回家时,我和高中室友王子安聊起这件事,他说有一位马上从 Stanford 毕业、即将加入 UCSD 计算机学院的老师——苏昊,并建议我联系一下。于是,我鼓起勇气给苏昊老师发了封邮件,也很幸运地收到了他的回复,邀请我在下个暑假加入他的实验室进行一段科研训练。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举报

7# 9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时间悄然来到大三暑假,我一个人拖着行李箱,来到了圣地亚哥,开始了我的暑期科研实习。其实我一直是一个比较有主见的人。到达之后,我和昊哥聊了几次,当时他给了我一个3D相关的课题。不过我认真思考了很久,感觉自己对这个方向并没有太大兴趣,最后索性决定自己寻找一个新的课题来做。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举报

8# 9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当时其实内心非常忐忑,因为直接拒绝老板总觉得不是一件好事。但昊哥非常通情达理,也鼓励我不要有任何顾虑,只要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并坚持做下去就好。因此,暑期前期将近一个月,我都在选题上不断摸索。确定好方向之后,在昊哥和董鑫学长的帮助下,我的科研进展很快,暑假结束时已经完成了大部分工作,后续也顺利将论文整理完成并投稿到了 CVPR。在此之前,我一直在积累做科研项目所需的各种技术栈,但一直没有机会真正主导一个完整的项目。非常感谢昊哥给了我这个机会。从他那里,我学会了如何梳理科研思路、挑选有潜力的课题,以及如何清晰有逻辑地展示自己的项目进展——这些能力,在今天回头看,都是极为重要的。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举报

9# 9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2. 实习: MSRA。在申请美国暑期科研期间,我就计划着回来后能不能再找个地方实习。当时,MSRA(微软亚洲研究院)在国内声名赫赫,加之之前有几位浙大非常优秀的学长也在 VC 组实习过,所以我决定给代季峰老师发一封邮件。其实一开始我并没有抱太大希望,但代老师很快就回复了,并安排了面试。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举报

10# 9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面试内容主要考察基本的机器学习知识和编程能力,运气不错,我顺利通过了。我记得非常清楚,当时正上着《人工智能导论》这门课,突然收到了一个来自北京海淀的电话。预感到可能是代老师打来的,我便立刻走出教室接听电话。果不其然,代老师在电话里告诉我,可以在暑假实习结束后加入 MSRA,并叮嘱我暑期在苏昊老师那里好好锻炼。当时一整个周末我都开心得不得了。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扫一扫访问小程序
获取最新资讯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