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记录这些年在科研路上的点点滴滴

全部评论38

31# 昨天 13:20 | 查看全部
由于暑期实习只有三个多月,加之 Adobe 的政策要求海外实习生结束后不能继续项目,时间非常紧张。那段时间,我和组里其他实习生(王鹏)几乎每天都在公司加班推进项目。尽管压力很大,但因为对自己在做的事情充满信心,我并没有觉得特别疲惫。这段经历让我不仅掌握了许多新的知识体系,也极大地刷新了自己对未来 3D research 方向的理解。我很感激在 Adobe 实习期间从每一位 mentor 身上学到的经验与眼界。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举报

32# 昨天 13:20 | 查看全部
4. 博士后: Stanford。因为香港 Ph.D 的时间相对较短,所以在找 postdoc 的时候,压力其实蛮大的。不过当时运气不错,多亏了很多朋友和老师们的推荐,我面试了四五个地方,基本都拿到了 offer。最后在 Gordon 和 Andreas 之间反复权衡,综合考虑学校资源、未来发展的加成以及朋友们的建议,最终决定来到 Stanford,跟 Gordon读postdoc。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举报

33# 昨天 13:21 | 查看全部
因为在正式入职 Gordon Lab 之前,我已经和组里的一些同学有过合作,所以对大家都比较熟悉。入职第一天,Gordon 单独和我 meeting。他跟我说了一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也一直受益匪浅:
"When I first came to this office ten years ago, I wasn’t thinking about how many papers I would publish or how much money I would earn. I just hoped that every student would become more successful than I am and they would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walk into this office one day."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举报

34# 昨天 13:21 | 查看全部
Gordon 在我整个 postdoc 期间,也一直在践行他第一天对我说过的话。他是一个非常 supportive 的老板。只要我能够清晰地阐明自己想做的研究方向及其意义,他总是会全力支持和帮助我。在 postdoc 初期,我亲历了 video generative models 的迅速兴起。于是,我向 Gordon 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希望在 postdoc 期间探索如何利用 video generation 支持下游的 3D perception 和 3D generation 任务。在听完我的详细规划后,Gordon 非常支持,并鼓励我多和组里的同学们一起合作推进这些方向。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举报

35# 昨天 13:22 | 查看全部
对我而言,postdoc 的经历非常宝贵。Gordon Lab 的 labmates 每个人都非常优秀,研究方向又彼此交叉丰富,每一次在 research 上的交流,都能让我学到很多,大大拓宽了自己原本的研究视野和思考框架。Stanford 本身也是一个非常自由、开放的环境,老师们之间的合作氛围也非常好。当时,我一度对 robotics 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曾与 Shuran 聊过几次,她给了我很多宝贵的建议。后来也很幸运,有机会和她以及她的学生们合作完成了一个项目。能够与这么多优秀的学生和老师们并肩合作,是一次极其宝贵的经历。

我非常感激过去一年多在 Stanford 遇到的所有合作者们,包括 Yang Zheng、Zifan Shi、Qihang Zhang、Shengqu Cai、Zhengfei Kuang、Ruizhi Shao、Tong Wu、Hansheng Chen、Mengda Xu,以及其他许多朋友。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信任与支持!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举报

36# 昨天 13:22 | 查看全部
总结--八年前,第一次走进浙大则通楼时,我还是一个懵懂的大二学生。看着自己还不错的成绩,想着:“既然其他成绩好的同学都进了实验室,那我也该试一试。” 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开始了科研之路。但当我真正开始学习如何做 research 的时候,我才发现,大多数人的选择其实是亦步亦趋,更多是在追求某种外部的认可,而不是在真正思考、解决有价值的问题。很多当时看似理所当然的选择,如今回头看,不过是盲目的跟随。想清楚自己真正想做什么,比简单跟随他人的脚步更有意义。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举报

37# 昨天 13:22 | 查看全部
同样回顾博士期间,从最初的茫然无知,只觉得“只要能发论文就好”,到博士第二年结束时,开始反思自己做过的很多工作其实并无太大意义,再到最后,毅然决定放弃已有积累的 2D perception 方向,转向 3D vision——我很感谢当时自己有那样的勇气。当我找到了真正有价值的问题时,我没有被既有的成果和舒适区所裹挟而退缩。这也是我觉得做研究最有魅力的地方:有时候,花更多时间思考,比盲目的勤奋劳动重要得多。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举报

38# 昨天 13:22 | 查看全部
最后,我想感谢自己这么多年来的坚持。在每个阶段,我都遇到过无数智商超群的人,但我从未因此感到自卑。我的 Stanford 导师 Gordon 经常对我说:最聪明的人不一定是最好的 researcher,坚持和努力,有时候远比聪明更重要。这句话至今仍在影响着我。给自己设立一个长远的目标,并持续不断地努力,有时再加上一点点运气,我相信每个人最终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举报

39# 昨天 13:23 | 查看全部
也由衷感谢在申请季中为我写推荐信的教授们,包括 Gordon、博磊、昊哥、Noah 和 Christian。感谢你们的信任与支持。

对我而言,人生的上半场才刚刚结束。希望,下个半场,我们再见!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回复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扫一扫访问小程序
获取最新资讯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